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湖北省的意思、湖北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湖北省的解释

别称“鄂”。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727万(1995年),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武汉。西、北、东为山地、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向东流贯,北有汉水汇入。淡水湖数量全国第一。亚6*热带湿润区。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水电为主)和纺织。农产中稻米、棉花、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居全国前列。重要商品粮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湖北省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湖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级行政区,其名称源于地理方位。据《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湖”指代洞庭湖,“北”表示方位,合称“湖北”,即“洞庭湖以北的区域”。该省简称“鄂”,源自先秦时期境内古诸侯国“鄂国”,这一历史渊源在《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有明确记载。

从行政区划看,湖北省现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省会为武汉市。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网数据,截至2024年,全省总面积约18.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5844万。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处于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南接湖南、江西,北靠河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文化层面,湖北省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屈原故里、曾侯乙编钟等文化遗产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该省拥有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两项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文化特征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中有系统阐述。

网络扩展解释

湖北省是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解释其含义:

1.地理位置与面积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接陕西,南界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总面积约18.5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其东西最长约740千米,南北最宽约470千米,地理位置具有联结东西、承接南北的战略意义。

2.地形地貌与气候

全省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江汉平原,地形以山地(56%)和丘陵(24%)为主,平原仅占20%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暖秋爽 。

3.经济与产业特色

4.行政区划与人口

截至2024年,湖北省下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103个县级行政区 。人口数据因统计年份不同有所差异,如2000年约6028万(含少数民族如土家族),2023年约5727万 。

5.历史沿革

湖北地区早在夏朝便受中原文化影响,秦代属南郡管辖。清代正式设省,省会武汉。因其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得名“湖北”,简称“鄂” 。

如需进一步了解湖北省的文化或旅游资源(如恩施、神农架等),可参考相关政府门户网站或旅游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

哀兵必胜案衍鬓霜惨怖宠利出点子黨籍碑倒卖递事度支使额赏方便门法庭更初挂剑光备轨辙海瑞洪罏画荻和丸怀渴江左徼讦棘地荆天靖兵咎慝酒隐决断俱瞻开风可鄙渴赏撩理遴拔磷酸落雁沉鱼绵里藏针镊肆昵谀旁风骈峙被发左袵麴行室闾寺庵四句算错榻然誊写印刷天朝天宦殄绝通递土功驼翁亡躯误触仙芝訢合喜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