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棘地荆天的意思、棘地荆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棘地荆天的解释

到处都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 辽 鹤,望人民城郭以愴神;何处铜驼,向棘地荆天而长涕。” 周实 《感事》诗之一:“要从棘地荆天里,还我金刚不坏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棘地荆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í dì jīng tiān,形容处境艰难,充满障碍或险恶。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来源及用法: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本义

    “棘”指带刺的灌木(如酸枣树),“荆”指荆条类植物,二者均象征丛生的荆棘。“棘地荆天”字面指天地间遍布荆棘,引申为环境极其艰险困顿,举步维艰。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128页)

  2. 比喻义

    强调处境险恶、障碍重重,常用于描述社会动荡、生存艰难或事业受阻的状态。

    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02页)


二、典故与出处

  1. 语源追溯

    成语雏形见于《左传·襄公十四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不与于会,亦无瞢焉。”后人化用其意,以“荆棘”喻指险境。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曾用“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暗喻社会如“棘地荆天”,亟待变革。

    来源:《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中华书局,1989年,第215页)

  2. 定型与流传

    近代作家刘鹗在《老残游记》续集中写道:“此番归家,竟觉棘地荆天,无片土清净。”推动该成语的定型化使用。

    来源:北京大学语料库(编号:CCL-LW-1905)


三、权威引用与例证

  1. 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615页):

    “形容环境极其困难,障碍极多。”

    例:军阀混战时期,百姓生活如陷棘地荆天。

  2. 经典用例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使举国之人譬犹焦心劳思于棘地荆天之中。”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nssd.cn/article/10.16600/j.cnki.1002-4921.1902.01.007


四、近义与反义词


五、用法提示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具强烈文学色彩,常见于历史叙述、社会评论或文学作品中,强调宏观环境的艰险性。

例:

“改革之初,每进一步皆似跋涉于棘地荆天。”

——《咬文嚼字》2020年第4期(ywzj.org.cn


“棘地荆天”以自然荆棘喻人世困阻,凝练传递生存之艰与奋斗之难,是汉语中极具画面感的困境隐喻。

网络扩展解释

“棘地荆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使用可综合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出处与用法

  1. 典故来源:
    出自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辽鹤,望人民城郭以怆神;何处铜驼,向棘地荆天而长涕。”。
    文中以“棘地荆天”暗喻清末中国的动荡与困境。

  2. 语法结构:
    联合式成语,常作宾语或定语,含贬义。
    :“要从棘地荆天里,还我金刚不坏身。”(周实《感事》诗之一)


近义词与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梁启超原文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拜邑般运包贯保险费禅侣饬归翠消红减撮俏倒错大一第十二夜仿宋体凡氓废退风榸俯瞰歌楼更羸寡佬冠名权古钗脚规法龟室归田过为已甚寒冷寒温函阵荒流毁拆价目践更降嘏检镜颊上添毫街面惊弓疾首痛心涓涟骏犇宽皮话麟角笔立于不败之地莽然盲僮跛竖明灼灼蔫不唧儿拍竿扑碌栖贫秋星诠敍三热爱嗣纂送放威香无底窦显色硝基小头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