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度支使的意思、度支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度支使的解释

官名。职掌财政收支。 唐 末以重臣兼领盐铁、度支、租庸。 五代 分置盐铁使、度支使、租庸使。 宋 有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总领国内财赋,称三司。度支使下设副使、判官, 元丰 更制后并废,事权仍归户部。参阅《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续通志·职官略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度支使"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财政官职,始设于唐代,专司国家财政收支与赋税管理。该职源于《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度支使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其核心职能包括编制国家预算、调配地方物资、统筹税赋征收等。

从职官体系看,度支使最初作为临时差遣官出现,多由户部侍郎兼任。据《唐会要》载,开元年间始设专职度支使,"掌军国用度,以制国用"。至宋代,其职权被纳入三司体系,形成"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鼎立的财政管理体系。该官职在保障中央集权、维持国家财政平衡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其运作机制深刻影响着历代王朝的赋税制度和预算体系。

在职能演变方面,度支使不仅负责全国财政统计核算,还涉及军需供给、漕运管理、物价调控等实务。唐代著名理财家刘晏任度支使期间,创新实施分段漕运、平准均输等政策,有效提升了国家财政效能。这一官职的设置与变革,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财政管理制度从临时派遣向常设机构发展的历史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

度支使是中国古代掌管财政收支的重要官职,其职能和演变如下:

  1. 基本职责
    度支使主要负责国家财政收支的统筹管理,包括税收、军费、物资调配等。唐代起,该职位逐渐由重臣兼任,常与盐铁、租庸等事务结合。

  2. 历史沿革

    • 唐末至五代:度支使与盐铁使、租庸使分设,形成财政管理的三大核心职位。
    • 宋代:与户部使、盐铁使并称“三司”,总揽全国财赋,下设副使、判官辅助。元丰改制后职权回归户部。
  3. 与支度使的区别
    支度使是唐代边军系统中的官职,主管军资粮草调配,隶属节度使,与中央财政系统的度支使职能不同。两者名称相近但职权无直接关联。

  4. 机构演变
    宋代三司(户部、度支、盐铁)为中央最高财政机构,度支使在其中承担预算编制和支出管理。这一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期因冗杂被简化。


以上内容综合了唐代至宋代的制度变迁,并区分了易混淆的“支度使”概念。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唐会要》《续通志》等史料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楼笨窳弊邑避招不雅猜意觇觎车架抽样调查旦昏电埽虭蛥断灭空杜渐防微翻唇弄舌发展心理学腹肠幞巾符呪乖舛关应海参諕死核糖核酸环转货郎子髻根积阶九锡文记珠旷阔悃忱类义亮节列埒鲤素笼僮慢缓偭规越矩娩怀莫大木酪目视耐旱欧侯聘贡铺首曝阳穷闾弃瑕忘过碁置篛笼双饮琐族檀木靴讨集亭队五使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