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北镇的意思、北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北镇的解释

北方的主山。指 医巫闾山 。《旧唐书·礼仪志四》:“五岳、四镇、四海、四瀆,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 恒山 ,於 定州 ;北镇 医巫閭山 ,於 营州 。”《宋史·礼志五》:“立冬祀北岳 恒山 、北镇 医巫閭山 并於 定州 ,北镇就 北岳庙 望祭。” 金 蔡珪 《医巫闾》诗:“ 幽州 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北镇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一、字面释义

  1. 方位与功能

    “北”指方位,即北方;“镇”本义为压、抑制,引申为军事要塞或行政建制。合称指北方的重要镇守之地,常见于古代军事、行政区划命名。

二、历史文化专称

  1. 特指医巫闾山

    作为中国“五大镇山”之一的北镇山(隋代诏封),象征守护北方的神山。《周礼·职方氏》载“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历代帝王于此祭祀,奠定其文化地位。

三、现代行政区划

  1. 辽宁省北镇市

    位于锦州市,以医巫闾山得名。其地名直接承袭“北镇山”历史渊源,属县级市,为满族聚居区及文化旅游地。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北镇”一词的详细解释可从历史、地理、文化三个维度展开:

一、词义解释 “北镇”最初指医巫闾山,是中国古代五大镇山中的北方镇山。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北镇医巫閭山,於营州”,宋代《宋史》也沿用此说法。其字面意为“北方的主山”,象征着古代帝王对边疆的重视。

二、历史沿革

  1. 镇山地位:自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后,历代帝王多次祭祀,唐玄宗天宝年间更封其为“广宁公”,辽代因皇陵设显州、乾州强化其政治地位。
  2. 军事重镇:汉代起即为幽州军事要塞,唐代设巫闾守捉城屯兵,清代康熙、乾隆多次巡视,现存北镇庙等古迹印证其“幽州重镇”地位。

三、文化特色

  1. 满族文化:作为辽西满族聚居地,北镇保存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布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自然与人文融合:拥有5000年文明史,以梨花节、祭山大典等民俗活动闻名,传统书画艺术可追溯至辽代东丹王耶律倍。

四、地理位置 今属辽宁省锦州市,地处医巫闾山东麓,是辽东半岛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面积1782平方公里,人口约51万。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兼具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双重价值。

(注:完整历史文献可参考《旧唐书》《宋史》等古籍,当代发展数据详见北镇市人民政府官网。)

别人正在浏览...

襃衣罢朽臂胛苍灵超伦轶群澄静城围大不韪大姑斗殴独侑放醉枌邑服远贵际姑舅鼓人海南省颔首回虑伙够坚附践弃熸亡荐章骄节油寄径金墉极浦极智穷思口呿眸眙亏制两河里试落伍露头妻马船曼衍马歇尔计划没出息敏行哪块娘子布溺信配甲坊潜龙钱眼清斝凄啭瞿然取悦人地日阳省着外关盌子舞悦汙渍宪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