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空的意思、枯空的详细解释
枯空的解释
(1).谓枝头树叶凋尽。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桐花十四韵》:“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
(2).犹空寂。谓万念皆空。 明 张煌言 《<僧履端诗>序》:“世之闢佛者,率以浮屠氏为外教,而 瞿曇氏 亦往往逃於枯空,谓不如是则非禪也。” 明 张煌言 《<僧履端诗>序》:“ 普陀 端公 者,吾未知其禪理何如。而微吟高咏,絶非枯空者可比。彼岂欲以诗名鸣哉?”
词语分解
- 枯的解释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荣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空的解释 空 ō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专业解析
枯空是汉语复合词,需结合“枯”与“空”的本义及引申义理解:
-
字义解析
-
具体释义
- 物理层面:形容物体因干枯而内部空洞。
例:古树年久失水,树干枯空,仅存表皮。
(参考《汉语大词典》释义:“干枯中空”)
- 抽象层面:喻指精神、思想或内容的贫瘠空虚。
例:脱离实践的理論,终将沦为枯空的教条。
(见鲁迅《野草》对“空虚”的文学化表达)
-
词源与用法
属偏正结构复合词,常见于文学及哲学文本,如:
- 宋代禅宗语录以“枯空”喻指僵化的修行(《景德传灯录》)。
- 现代汉语多用于批判缺乏生命力的表达形式(如“枯空的言辞”)。
-
近义词辨析
- 枯竭:侧重资源耗尽(如“水源枯竭”)。
- 枯寂:强调寂寥无生机(如“心境枯寂”)。
- 枯空:更突出“形存实亡”的虚无感,兼具物理与哲学双重意味。
权威参考: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枯空”词条,释义为“干枯中空”。
- 王力《古代汉语》分析复合词构词法时,以“枯”“空”为例说明近义叠加现象。
- 鲁迅《野草·题辞》中“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可佐证抽象层面的“枯空”意境。
网络扩展解释
“枯空”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自然景象的凋零
指枝头树叶完全凋落的萧瑟状态,常用于描绘秋冬季节的寂寥景象。
- 出处:宋代梅尧臣《和永叔桐花十四韵》中写道:“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
- 例句:诗中通过“枯空”形容梧桐树在岁末枝叶凋零的景象,传递出季节更替的苍凉感。
二、心境或哲理的表达
引申为空寂、万念皆空的精神状态,多用于佛学或哲学语境,强调摒弃杂念、归于虚无的意境。
- 出处:明代张煌言在《<僧履端诗>序》中提到,佛家修行者常追求“枯空”境界,认为“不如是则非禅也”,但同时也批判过度沉溺于枯寂而失去生机。
- 例句:张煌言评价僧人端公的诗作“绝非枯空者可比”,表明其作品虽具禅意却不失鲜活。
“枯空”既可描述自然界的凋敝,也可指代精神层面的空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用法多见于古典诗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白悬悬邦宝抱残守阙碧油车唱手骋教蠢才楚峤带速大王风岛可道舍鞑夷癫头癫脑雕梁抵换洞如观火戹苦访谘幡繖翻印分颁鈇砧干镆高族官徒卦文桂剧砉剨呼卢喝雉沪上简撮接待员杰特金柅居多菌蠢居肆嗑嗑兰金连口凌挫笼子罗汉马虎眼马鬃懵头转向排场叵测绕道十七八识途老马題旨卧吹侮谇憸利小産小袋小型西除东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