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掬壤的意思、掬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掬壤的解释

一捧之土。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若乃高巖将霣,非细缕所缀; 龙门 沸腾,非掬壤所遏。”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后集·隋炀帝海山记下》:“巨厦将倾,一木不能支;洪 河 已决,掬壤不能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掬壤”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及构词法进行解析。根据权威汉语辞书及文献记载,其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掬壤”由动词“掬”与名词“壤”组合而成:

  1. 掬(jū)
    • 本义为双手捧取。《说文解字》释:“掬,撮也。从手,匊声。”段玉裁注:“两手盛物曰掬。”
    • 引申为捧起、承载的动作,常见于“掬水”“掬土”等词。
  2. 壤(rǎng)
    • 指泥土、土壤。《广雅·释地》:“壤,土也。”
    • 古亦泛指土地、疆域(如“天壤之别”)。

合成词义:

“掬壤”字面意为双手捧起泥土,常用于描写劳作或自然场景,隐含对土地的亲近与敬畏。其文学意象多承载农耕文明的情感,如《全唐诗》中“掬壤歌时丰”即借捧土动作祈愿丰收。

二、典籍用例

  1. 《农政全书》引古谚:

    “春耕掬壤,秋收万粟。”

    此处“掬壤”象征播种的辛勤,强调农耕伊始的亲力亲为(转引自《中国古代农书集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 《本草纲目·土部》:

    李时珍记述药土采集法:“择净土,掬壤曝干”,指捧取洁净土壤制药(参校《中华医典》电子文献库)。

三、文化意涵

“掬壤”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双重象征: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掬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析:

  1. 基本词义
    “掬壤”读作jū rǎng,字面意为“一捧之土”。“掬”指用双手捧取,“壤”即土壤,合起来形容极少量或微不足道的土。该词常用于比喻在巨大危机或困难面前,微弱的力量难以发挥作用。

  2. 出处与例句

    • 晋代葛洪《抱朴子·良规》中写道:“龙门沸腾,非掬壤所遏”,比喻如黄河龙门般汹涌的水势,不是一捧土能阻挡的。
    • 宋代刘斧《青琐高议后集》提到:“洪河已决,掬壤不能救”,形容河堤决口时,少量土壤无法挽回灾祸。
  3. 用法与引申
    该词多用于文学语境,强调事物在宏大背景下的渺小,或表达对局势无能为力的感慨。例如“巨厦将倾,一木不能支”与“掬壤不能救”常并列使用,突显个体力量的局限性。

总结来看,“掬壤”通过具象的“一捧土”传递抽象哲理,常见于古典文献,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仍有文学和修辞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安素按阅边使鳊鱼舟惭幸成家立计崇酒葱蒨大醇小疵倒反帐道貌凛然饵料恶上饭鼓非得覆荐感麟公冶长沽矫还卭汉阴鹤骖鸿飞冥冥建竪嗟夫凈濑径一周三进退无门今月古月击披酒会柩室絶轨口栈漻泪漏液昧己瞒心蒙恩被德泥古嫔嫱敲推乞儿乘车泣鬼神其间泅游僛舞撒科三更枣梢书时常石楠失支脱节水崖岁序憛悇调治万原籼粟小围遐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