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帷幄的意思、绸缪帷幄的详细解释
绸缪帷幄的解释
犹运筹帷幄。谓在军营帐幕之中谋划军国大事。《陈书·世祖纪》:“或宣哲协规,绸繆帷幄;或披荆汗马,终始勤劬;莫不罄诚悉力,屯泰以之。”《北齐书·孙搴陈元康等传论》:“ 元康 以智能才干,委质霸朝,绸繆帷幄,任寄为重。”亦作“ 绸繆帷帐 ”。 唐 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夙蒙眷知,唯在诚直;绸繆帐扆,一纪于兹。”《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繆帷帐,经纶霸图。”
词语分解
- 绸缪的解释 ∶紧密缠缚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 * ;情意深厚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吴质《答东阿王书》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卢湛《赠刘琨一首并书》详细解释.紧密缠缚貌。《诗·
- 帷幄的解释 ∶军营的帐幕帷幄之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运筹帷幄 ∶宫中的帷幕详细解释.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帷幔。《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蟣蝨,燕雀处帷幄,而
网络扩展解释
“绸缪帷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chóu móu wéi wò,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基本释义
指在军营帐幕中谋划军国大事,强调提前筹划、周密部署。其中:
- 绸缪:原意为紧密缠缚,引申为事前准备;
- 帷幄:古代军营的帐幕,代指军事指挥场所。
2.出处与用例
- 最早记载:出自《陈书·世祖纪》:“或宣哲协规,绸缪帷幄;或披荆汗马。”。
- 其他文献:如《北齐书》提到“元康以智能才干……绸缪帷幄,任寄为重”。
3.语法与用法
- 结构:偏正式成语,多作谓语,含褒义。
- 近义词:运筹帷幄(两者均指谋划,但“绸缪”更侧重事前准备,“运筹”侧重策略制定)。
4.特点与地位
- 生僻程度: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属较书面化的表达。
- 适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历史或正式语境中的战略谋划,如“将军绸缪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5.扩展对比
- 反义词:无明确反义词,但可对比“临渴掘井”(缺乏准备)。
- 易混词:注意与“未雨绸缪”区分,后者泛指提前准备,不特指军事或国家大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陈书》《北齐书》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绸缪帷幄是一个由六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意思是安排和筹划政治大事。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它的各个方面。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绸(丝字旁,共6画)
- 缪(纟字旁,共11画)
- 帷(巾字旁,共6画)
- 幕(巾字旁,共6画)
2. 来源:
《老子·道德经》中有一句:“君子居则观其象,动则观其变。故‘绸缪帷幄’幕府东西而不失其本。”这句话意味着君子在居住时要观察事物的本质和变化,以此引申出了“绸缪帷幄”这个成语。
3. 繁体写法:
繁体中,绸字的左边会加上决字旁;帷字的上边会加上川字旁。而其他汉字的写法大体相同。
4.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绸字的写法类似于现在的繁体字形式;缪字类似于现代字形的一个变体,多用交叉的纟字旁;帷字和幕字与现代写法几乎没有区别。
5. 例句(用法):
- 他绸缪帷幄,展开了一场宏大的改革计划。
- 这位领导人绸缪帷幄,为国家的发展制定了战略规划。
6. 组词:
绸缪帷幄是一个独立的成语,没有太多的组词。
7. 近义词:
类似于绸缪帷幄的成语有:策划谋划、布置安排等。
8. 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意思完全相反的词语,绸缪帷幄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它的意思是筹划安排,而没有对立的概念。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