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酒藿肉的意思、浆酒藿肉的详细解释
浆酒藿肉的解释
见“ 浆酒霍肉 ”。
词语分解
- 浆的解释 浆 (漿) ā 比较浓的液体:豆浆。纸浆。灰浆。浆果。浆液。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浆洗。 浆 (漿) à 同“糨”。 笔画数:; 部首:水; 笔顺编号:
- 肉的解释 肉 ò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果实中*********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专业解析
“浆酒藿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浆酒藿肉”形容生活极度奢侈浪费,将美酒当作普通的水浆来饮用,把肉食当作廉价的豆叶(藿)来食用。比喻挥霍无度,不知珍惜财物,含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其核心含义在于极度奢侈,暴殄天物。
二、词素分解与释义
- 浆:此处指古代一种微酸的淡酒或水浆,泛指普通饮品。《说文解字》释“浆”为“酢浆也”,指味道较淡的饮料。
- 酒:指美酒、醇酒。
- 藿:指豆类植物的叶子,在古代是贫苦百姓的食物。《广雅·释草》载:“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 肉:指肉类食物,在古代是相对珍贵的食材。
- 因此,“浆酒”意为把美酒当作水浆一样普通地喝掉;“藿肉”意为把肉当作豆叶一样普通地吃掉。两者结合,极言其挥霍奢侈之甚。
三、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在《汉书·卷七十二·鲍宣传》中记载,鲍宣上书汉哀帝,痛陈时弊,指出当时权贵奢靡无度,社会矛盾尖锐,其中提到:
“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 这里“霍肉”即“藿肉”,指权贵之家役使奴仆侍奉宾客,用美酒(浆酒)和肉食(藿肉)大肆款待,连地位低下的奴仆(苍头庐儿)都因此致富,足见其生活之奢靡腐败。(来源:班固《汉书·鲍宣传》)
四、用法与示例
- 用法:该成语在句中通常作谓语、定语或宾语,用于批评、谴责挥霍浪费的行为。
- 示例:
- 那些豪门贵族过着浆酒藿肉的生活,全然不顾民间疾苦。
-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任何浆酒藿肉的行为都应受到谴责。(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纸醉金迷、暴殄天物、钟鸣鼎食。
- 反义词: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布衣蔬食、勤俭节约、箪食瓢饮。
六、权威词典释义佐证
- 《汉语大词典》对“浆酒藿肉”的释义为:“视酒如水,视肉如豆叶。形容饮食豪奢。”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直接收录该词条,但对“暴殄天物”的释义(任意糟蹋东西)和“奢侈”的释义(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可辅助理解其核心含义。(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浆酒藿肉”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拼音为jiāng jiǔ huò ròu,其核心含义是将酒肉视为水浆和豆叶般普通的东西,形容生活奢侈浪费。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字面释义
- 浆:指水浆或米汤等普通饮品;
- 酒:泛指酒类;
- 藿:豆类植物的叶子,常指粗劣食物;
- 肉:肉类食物。
整体意为将珍贵的酒肉当作廉价的水浆和豆叶,比喻挥霍无度。
-
引申义
形容生活极度奢侈,对珍贵资源毫不珍惜,多含贬义。
出处与用法
-
典故来源
出自《宋书·周朗传》:“涂金披绣,浆酒藿肉者,故不可称纪。”
此句批评当时权贵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的现象。
-
语法结构
联合式成语,可作宾语或定语,如:“宾客浆酒藿肉”(《艺文类聚》引《汉书》例)。
-
近义词
“浆酒霍肉”(“霍”通“藿”,二者为异形词)。
文化背景
该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奢靡之风的批判。通过将酒肉类比为粗茶淡饭,强调奢侈行为的荒诞性,常用于劝诫节俭。
示例与延伸
- 例句
“张灯悬彩,浆酒霍肉,竟有昏昏达旦者。”(清·李绿园《歧路灯》)
- 现代启示
倡导珍惜资源,反对铺张浪费,与“朱门酒肉臭”等表达有相似批判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宋书》《艺文类聚》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暗八六子辨变辨人辨严不错不让胆裂钉子毦藤二性子方便门匪妓風鬟霧鬢购求刮喇规式鼓乐手豪甿黑非弘业画鸡壶馂豁荡活地狱践年阶资惊荒箕裘相继闶闳烈栗里堠轮头曚曈明灿疟寒内部牛脖子怒哄哄切向速度清紧日暮路远鋭泽沙鹭山志身不遇时摄氏狮子吼水碱鼠尾颂箫绥章淘空题红题赞乌衣国陷怼乡属缃叶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