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蚍蜉撼大树的意思、蚍蜉撼大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蚍蜉撼大树的解释

(1) [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big tree—ridiculously overrating one's own strength;futile effort] 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 韩愈《昌黎先生集》

(2) 亦作“蚍蜉撼树”

详细解释

蚂蚁摇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近有文侩,勾结小报,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亦作“蚍蜉撼大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又 黄次伋 者,不知何许人,赋《评孟》诗十几篇,极詆 孟子 ,且及 子思 ……蚍蜉撼大木,多见不知量也。”亦省作亦省作“蚍蜉撼树”。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史通》:“要之,蚍蜉撼树,言匪由衷,柳翳隐形,志在避祸,千载之下,必有心知其意而莫逆者。” 毛6*6*《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蚍蜉撼大树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蚍蜉撼大树"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其核心释义可概括为:蚂蚁试图摇晃参天大树,比喻力量悬殊下自不量力的行为。该成语的完整解析包含五个维度:

一、词源考据 最早见于唐代韩愈《调张籍》诗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此典源,韩愈通过夸张对比手法,讽刺当时文坛对李杜诗作的妄加批评。

二、语义结构 "蚍蜉"特指大蚂蚁,属古汉语称谓,《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义强调其作为微小生物的象征意义。"撼"字从手感声,《说文解字注》解析为摇动之意,二字组合形成超常规的动宾结构。

三、语法特征 在现代汉语中多作谓语成分,常与"可笑""不自量"等评价性短语连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指出,该成语具有"谓词性成语"的典型特征,多用于对主体行为的负面评价。

四、语用价值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运用此成语批判文化保守派,彰显其在论辩语境中的修辞力量。现代多用于学术争鸣、政治评论等严肃场合,具有警示狂妄的劝诫功能。

五、文化哲学 《中国成语大辞典》阐释其蕴含的"强弱辩证法",折射出中华文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与《道德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形成哲学呼应,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的谦逊价值观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成语“蚍蜉撼大树”的详细解释:

成语释义

蚍蜉:一种体型较大的蚂蚁;撼:摇动。字面意思是大蚂蚁试图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微弱却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常形容人不自量力。


出处与背景


用法与示例


近义词与反义词


扩展知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韩愈原诗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闇人北斗星标揭表致笔谏鼻毛弊衣疎食碜款趁心车注达标丹醴刀铍大卿笃疾二季返老归童風塵外物分配律脯糗耕垡国营经济固习骨嵓嵓换锦宦裔江尾浇浮金皿筋丝金相玉映鸠七咤疾隙捐监巨患口头交累子明理民圂偏角平面子泼花团朴直旗鼓青苍乞言去妇忍形丧身诗心失心风戍城四神四唐天空海阔添觅媞媞瓦解冰泮午季心非巷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