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华工的意思、华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华工的解释

旧时指在国外做工的 中国 工人。 清 黄遵宪 《逐客篇》:“ 光绪 六年, 合众国 乃遣使三人来商订限制 华 工之约……议院遂藉约设例禁止华工。”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华工"是汉语中对"华人劳工"的特定指称,主要指19世纪至20世纪初远赴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华人群体。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旧时指在国外做工的中国工人",其内涵包含三个维度:

  1. 历史背景

    特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43年间,被西方列强通过契约劳工形式招募至美洲、澳洲、东南亚等地的中国劳工。据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记载,仅1847-1874年间就有约25万华工参与美国横贯大陆铁路建设。

  2. 职业特征

    主要从事铁路修筑、矿产开采、种植园劳作等高风险、高强度工种。加拿大国家档案馆资料显示,1880年代参与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设的1.5万名华工中,伤亡率高达10%。

  3. 社会境遇

    这类群体常遭受系统性歧视,如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和澳大利亚"白澳政策"都曾对华工权益造成严重侵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侨汇项目"研究指出,华工群体累计创造了超过5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却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该词在《辞海》中被归入"华侨史"词条,强调其作为早期移民先驱的历史地位。《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将其定义为"近代跨国劳动力迁移的特殊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民族记忆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华工”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用法综合理解:

一、历史语境:海外务工的华人劳工

  1. 基本定义
    指19世纪至20世纪初在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中国工人,尤其在东南亚、美洲等地,是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历史背景
    • 清代鸦片战争后,大量华工被殖民者以契约形式拐卖至国外,从事采矿、铁路修建等艰苦劳动。
    • 据记载,19世纪仅东南亚的华工数量已超过700万,以福建、广东籍为主。
  3. 社会影响
    相关事件如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限制华工入境,鲁迅等文人也曾在作品中提及华工群体的困境。

二、现代用法:华南理工大学的简称

三、其他含义(较少见)

总结

“华工”需结合语境判断:历史层面特指海外劳工群体,现代多用于高校简称。若需进一步了解华南理工大学详情,可参考其官网或权威教育平台。

别人正在浏览...

苞桑博望槎不胜衣簿子车弊冲踤厨箑词忏窜掇打蛇打七寸调百戏帝皇法供防夫风什弗吊根蟠节错寡合乖忤谷物法宏大画眉墨化生金盆解禊节忧忌嘴军风纪涳蒙快利裤兜库庾了却流人录曲旅宦弭戢靡细喃喃馁毙浓深青翰情纪琼珶曲线鸲鹆饶有兴趣润屋若曹水堂损心抬颏贪嗔田郎觍颜亡魂失魄无难显轨校官小军旅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