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苞桑的意思、苞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苞桑的解释

(1).桑树之本。《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孔颖达 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则牢固也。”《南史·宋纪上·武帝》:“若乃草昧经纶,化融於岁计,扶危静乱,道固於苞桑。”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民心固结,国势自繫于苞桑矣。”

(2).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唐 欧阳詹 《吊汉武帝文》:“已临隧炭,几絶苞桑。”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九:“或覆餗而终焉,或苞桑而振者。”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除此三大衅,而国家苞桑之业,已在世世。”

(3).《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孔颖达 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繫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后汉书·吴汉盖延等传论》:“ 光武 审《黄石》,存苞桑,闭 玉门 以谢 西域 之质,卑词币以礼 匈奴 之使,其意防盖已弘深。” 李贤 注:“言圣人居天位,不可以安,常自危惧,乃是繫於苞桑也。”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诗:“ 明皇 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 禄 儿。”《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人君当守‘苞桑’戒,太阿谁执全纲纪。”

(4).丛生的桑树。《诗·唐风·鸨羽》:“肃肃鴇行,集于苞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苞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1. 本义与引申义
    原指桑树的根部或主干()。因桑树根系深固,古人常用“苞桑”比喻事物根基牢固、难以动摇,如《诗经》中“苞桑磐石”即形容极其稳固的状态。

  2. 哲学与政治寓意
    出自《周易·否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解为:若君王常怀“将要灭亡”的忧患意识并自我戒慎,国家就能如系于深根桑树般稳固。后世因此用“苞桑”强调治国者需居安思危,如《后汉书》提及光武帝“存苞桑”即体现此理。

  3. 其他语境含义
    部分文献中,“苞桑”也指丛生的桑树(如《书·禹贡》“草木渐苞”),或借喻尚未显露潜力的事物(此说法多见于网络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该词核心内涵围绕“根基稳固”和“忧患意识”,多用于文学、哲学及历史语境。建议参考《周易》《后汉书》等古籍原文及权威注疏以深入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苞桑,这个词在中文中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我们来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笔画。它的部首是木,有4个笔画。现在我们来谈谈它的来源和一些相关信息。 关于苞桑这个词的来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三子》篇中,原指菜蔬的一种。而后,苞桑的含义逐渐发展,泛指植物中的花苞和果实。在古代,人们常用苞桑来形容盛开的花朵和即将成熟的果实。 关于苞桑的繁体写法,它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相同,都是"苞桑"。在传统的汉字书写中,苞桑是用竖笔画来书写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苞桑的用法。 1. 这朵花的苞桑正要绽放,定会美轮美奂。 2. 农田里的果树上,苞桑已经渐渐变成了成熟的果实。 3. 春天到来时,桑树上的苞桑纷纷吐露出鲜嫩的嫩芽。 当然,苞桑这个词也可以与其他词汇组成词组或者表达类似的含义。比如: 1. 苞桑树:指桑树上的花苞。 2. 苞桑果:指桑树上即将成熟的果实。 苞桑的近义词可以包括:花蕾、花苞,而它的反义词可以是:开放、成熟。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