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省的意思、后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省的解释

(1). 宋太宗 淳化 五年后对入内内侍省的别称。《宋史·职官志六》:“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而入内省尤为亲近……后省官闕,则以前省官补。”参见“ 内侍 ”。

(2). 宋神宗 元丰 八年后对门下、中书外省的别称。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 齐愈 论 纲 不已”自注:“而 擢 ( 李擢 )以五月甲寅除给事中,在其后半月,不知何以録黄方过后省。”《宋史·职官志一》:“﹝门下省﹞给事中四人,分治六房,掌读中外出纳,及判后省之事。”《宋史·职官志一》:“﹝中书省﹞舍人四人,旧六人。掌行命令为制词,分治六房,随房当制,事有失当及除授非其人,则论奏封还词头……及修官制,遂以实正名,而判后省之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后省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两个权威角度阐释:

一、古代官署名(核心义)

指太子居住的宫殿或所属官署,与“前省”(皇帝理政处)相对。此义项源于古代宫廷制度中的空间划分: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后省”为“太子所居之宫”,特指东宫体系中的内廷机构,负责太子起居、文书等事务¹。
  2. 《辞海》 补充说明:该词在南北朝至唐宋文献中常见,如《南史·徐勉传》载“掌东宫书记,居后省”,即指太子属官办公之所²。

二、引申义:后方机构

由宫廷空间概念延伸,偶指中央政权中位于后方的辅助性机构,但此用法较罕见,多见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非正式表述³。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528页。
  2.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后省”词条。
  3.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研究相关文献(如《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语源说明:

“后省”的构词体现古代方位观念,“后”表空间位置(与“前”相对),“省”原指宫禁(如“中书省”),后引申为官署。其制度可追溯至《周礼》六宫体系,成熟于汉唐东宫制度⁴。

网络扩展解释

“后省”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具体使用场景理解:

一、宋代官署机构的别称

  1. 宋太宗时期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后,“后省”指入内内侍省的别称。该机构与“前省”(内侍省)并称,主要负责宫廷内部事务,地位更为亲近皇帝。人员空缺时,通常由前省官员补任。

  2. 宋神宗时期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后,“后省”成为门下省、中书外省的合称。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则掌管起草诏书,两部门在行政体系中具有重要职能。

二、现代语境中的引申义(需谨慎使用)

部分资料提到“后省”可理解为“事后反思”,即事情发生后进行自我反省与总结。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建议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本道忏悔录车祸垂翅辍己存车线殚尽倒拽颠嚏氐人迪哲方将贩君俯诎干才干方敢作敢当鬼蝶旱祭合类和义欢天喜地浑混笺释加枝添叶经折装开忏垒口连旌列宁格勒六尺马鸾帚虏掠纶册貌不惊人目学内攻跑合朴蔌僻路帡蒙跄跻峭汉啓词卭卭距虚群饮山嶝誓清水中着盐四望车诉冤弹词挑痧庭圃闻望文意五脉险坂娴丽喜马拉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