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侯度的意思、侯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侯度的解释

为君之法度。《诗·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郑玄 笺:“侯,君也。……故又戒乡邑之大夫及邦国之君平女万民之事,慎女为君之法度,用备不亿度而至之事。” 晋 陆云 《赠顾骠骑·有皇》诗:“敬子侯度,慎徽百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侯度是汉语古典文献中的复合词,指古代诸侯应遵循的法度规范,常见于先秦典籍。该词由“侯”(诸侯爵位)与“度”(法度)组合而成,强调分封制下诸侯对中央政权的责任义务。

一、基本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侯度”特指周代分封制度中,诸侯需遵守的礼仪、职贡、军事等国家法度,是维护宗法秩序的核心概念。例如《诗经·大雅·抑》载:“谨尔侯度,用戒不虞”,郑玄注:“侯,君也;度,法也。言诸侯当慎守君王之法。”

二、古籍用例

  1. 政治层面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引用晋文公语:“王章侯度,不可逾也”,表明诸侯需服从周天子颁布的典章制度。

  2. 礼制层面

    《礼记·曲礼》记载诸侯“侯度既明,朝聘以时”,强调遵循定期朝觐、纳贡的礼仪规范。

三、词义演变

汉代以后,“侯度”词义扩展为泛指官员应恪守的职责,如《后汉书·班彪传》云:“内奉侯度,外御侵侮。”现代汉语中,该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及古汉语教学领域,收录于《古汉语常用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四、学术参考

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侯度’反映周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等级制度,是先秦政治术语的典型代表。”(中华书局,1999年)

网络扩展解释

“侯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作为成语的释义(现代常用)

发音:hóu dù
基本含义:指人们在处理事情或对待他人时态度谨慎、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妄动。
详细解释:


二、作为古籍中的用法(历史语境)

核心含义:指“为君之法度”,即君主治理国家应遵守的准则。
文献来源:

  1. 出自《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郑玄注:“侯,君也……慎女为君之法度。”
  2. 晋代陆云《赠顾骠骑·有皇》诗:“敬子侯度,慎徽百辟。”
    用法解析:

三、补充说明

  1. 发音差异:现代成语中读作“hóu dù”,但在部分方言(如地名“闽侯”)中“侯”读“hòu”,需注意区分。
  2. 使用场景:
    • 现代多用于形容谨慎处世的态度(如职场、人际交往)。
    • 古籍引用时多与治国理政相关,具有历史语境色彩。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

别人正在浏览...

摆踪半袜本训不变资本不懂装懂颤巍巍陈文畴昨创意造言丛脞挫秣蝶衣笃谨敦实赋里干系槀殡冠上履下过悔汉皋和和黑灯下火诨语煎煼交午柱积霖凉气论语马陵门到门运输敏秀喃喃笃笃碰壶朴斵魄荡魂摇婆儿啓荜秦嘉起跑趣味屈庄让枣推梨若其韶景刹刹尘尘舍利子塔折碗侍婢十行实火瘦骨如柴算馆通风报信同欢污乱吴趋曲遐慨响鼻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