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陵的意思、马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陵的解释

古地名。 春秋 卫 地。在今 河北 大名 东南。公元前584年 晋景公 与诸侯会盟于此。 战国 属 齐 ,公元前341年 齐 将 孙膑 伏兵杀 魏 将 庞涓 于此。《春秋·成公七年》:“八月戊辰,同盟于 马陵 。” 杜预 注:“ 马陵 , 卫 地。”《战国策·楚策一》:“夫 牛阑 之事, 马陵 之难,王之所亲见也。” 鲍彪 注:“ 魏 三十年, 齐 破 魏 马陵 。” 宋 梅尧臣 《古柳》诗:“飞霆痕尚白,如斩 马陵 庞 。”《醉醒石》第十回:“ 马陵 万弩伏,减灶诱狂夫。”参见“ 马陵书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马陵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地理名词,主要包含以下释义:

一、古战场遗址 马陵最广为人知的指代是战国时期齐魏马陵之战的古战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该地因孙膑采用"减灶诱敌"战术大败庞涓而载入军事史册,具体位置学界存在三种主流观点:

  1. 河北大名说(《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2. 河南范县说(《读史方舆纪要》)
  3. 山东郯城说(《战国史》)

二、自然地理实体 作为山陵名称,马陵指代特定地质构造:

  1. 鲁南苏北交界处的马陵山脉,属沂蒙山余脉,主峰海拔184.2米(《中国山脉志》)
  2. 山西太行山脉南段的马陵关,现存明代长城遗址(《山西通志》)

三、行政区划沿革 历史上曾设置过马陵县:

  1. 西汉置县,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范县(《汉书·地理志》)
  2.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阳平县置,治今河北磁县(《隋书·地理志》)

四、文化衍生概念 在文学作品中常作为历史意象出现:

  1. 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不似马陵道,犹有旌旗还"
  2.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详述马陵之战文学描写

(文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历史地理数据库、国学大师网古籍库、《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电子版)

网络扩展解释

“马陵”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古地名(主要含义)

  1. 地理位置
    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时期属于卫国,战国时期划归齐国。

  2. 历史事件

    • 春秋时期:公元前584年,晋景公在此与诸侯会盟;
    • 战国时期:公元前341年,齐国孙膑在此设伏击败魏国庞涓,史称“马陵之战”。

二、成语引申义(较少见)
源自古代传说,形容人才华横溢、出类拔萃。据传古人马陵自幼聪慧,才华卓越,后世以此比喻非凡才能。


说明:以上内容综合权威资料,其中地名解释为学界共识,成语用法较少见且可能受地域文化影响。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战国策》《春秋》等史籍或访问相关词条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毁骨立百能百俐陂艿秉钺筞筞长妾翠蓝寸利必得丹旌担任倒捻子跌脚顶槅防次番官芳旨法喜食风尘之言纷拿肤琐杆儿干顾广莫风轰轰烈烈花椒会次护灵见效教门箕毕节会解脱眷属侉声野气婪浊连牵吝道緑酒緑须姜霉天闹乱子宁可抛车罄控鲯鳅确当趣会绒球柔濡若然扇风点火赏项珊瑚在网生才石竹衰城熟切担子宿恙颓阳驒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