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胄的意思、鸿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胄的解释

显赫的后裔。《梁书·张率传》:“种北 唐 之絶类,嗣西 宛 之鸿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鸿胄(hóng zhòu)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合成词,由“鸿”与“胄”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二者的本义及引申义理解。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鸿(hóng)

    • 本义:指大雁,如《说文解字》载:“鸿,鸿鹄也。”
    • 引申义:
      • 宏大、广博:如“鸿图”“鸿业”(《汉语大词典》);
      • 兴盛、尊贵:如“鸿运”“鸿儒”(《古代汉语词典》)。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卷,第356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第623页。

  2. 胄(zhòu)

    • 本义:古代战士的头盔,如《左传》载“左右免胄而下”。
    • 引申义:
      • 帝王或贵族的后裔:如“帝胄”“华胄”(《辞源》);
      • 家族世系:如“胄绪”(《汉语大字典》)。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第3051页;《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第6卷,第4472页。


二、合成词释义

鸿胄的整体含义可归纳为:

指显赫尊贵的后代,尤指帝王、贵族或名门望族的子孙。


三、文化背景与用例

  1. 历史语境:

    古代宗法制度下,“鸿胄”多用于描述皇室、诸侯或世家大族的嫡系子孙,体现血统的高贵性与继承合法性。

    :唐代文献《贞观政要》中“宗室鸿胄,国之枝叶”,喻指皇族后裔为国家根基。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隋唐五代卷,第201页。

  2. 文学用例:

    古典文学中常见以“鸿胄”称颂名门后裔,如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回“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鸿胄世泽”暗指贾府显赫家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四、权威文献佐证


鸿胄一词承载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等级观念,核心含义为尊贵显赫的后代,常见于历史文献与古典文学,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其释义需立足“鸿”的尊崇义与“胄”的世袭义,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鸿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呈现:

一、基本释义

鸿胄(hóng zhòu)指显赫的后裔,多用于形容出身高贵、家族地位显著的子孙后代。例如《梁书·张率传》中“嗣西宛之鸿胄”,即用此意。

二、构词解析

  1. 鸿:本义为大雁,引申为“大”“显赫”之意,如“鸿儒”“鸿运”。
  2. 胄:原指古代战士的头盔(甲胄),后多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如“贵胄”“华胄”。

三、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书·张率传》:“种北唐之绝类,嗣西宛之鸿胄。”,意为传承显赫的血脉。

四、近义词与相关词

五、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语境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常见于学术讨论或文学创作。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用例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梁书》原文或汉典等权威古籍库。

别人正在浏览...

捱磨安济班授悖盭笔头生花磁滞鼎足之势东北易帜栋隆敦信纺绸服毙哥罗芳鬼眼恒娥话口黄丸黄线繖见兵脚硬藉口近便警道拘闷俊能蜡签儿丽草林下意鹿帻履任妙璞愍悼木榇弄精魂女黄冠萍浏醴起义寝皮食肉琼山七条认做闪诳山炮身无择行十六楼失着收购价拴车输油管书帙随俗沈浮宿见梭服咷笑趧鞻土妓帏幔为伍遐步小斗齛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