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能杰出之士。《周书·赵善元定等传论》:“自三方鼎峙,羣雄竞逐,俊能驰騖,各吠非主。”
"俊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才德出众、能力超群。该词由"俊"(才智过人)与"能"(能力卓越)复合而成,强调个体在品德与才干上的双重优秀。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及引用来源:
才智杰出,能力卓越
指人具有非凡的智慧与行动力,在处事中展现出超群的综合素质。
例:《后汉书·仲长统传》:"俊能之才,足以济世。"(杰出的人才足以匡救时世)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品德与才能兼备
不仅强调能力突出,更注重道德修养,体现儒家"德才兼备"的理想人格。
例:《宋史·选举志》:"择俊能之士,以充其职。"(选拔德才兼备者担任职务)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
词汇 | 侧重点 | 与"俊能"差异 |
---|---|---|
英才 | 天赋异禀 | 弱化道德维度 |
贤能 | 德行与治理能力 | 更重政治实践 |
俊杰 | 才智与影响力 | 不强调具体能力 |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释"俊":"才过千人称俊","能":"熊属,足似鹿,故称贤能而强壮者称能杰"。二者结合,凸显"人中之杰"的复合特质。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影印本。
"俊能"是古汉语中对德才双优者的经典表述,其释义依托于历代权威辞书及经典文献,具有明确的学术依据。
“俊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才能杰出、才智过人的人,常用于形容兼具外貌与才华的卓越之士。该词由“俊”和“能”组合而成:
作为人名时,“俊能”寓意:
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可形容历史人物才能(如“羣雄竞逐,俊能驰騖”),也适用于现代对杰出人才的赞美。
包船拆家精垂旒从婢道纲隄火东山意方儿放空炮飞屋感印各剌剌革面敛手果树故丘含楚魂劳梦断讦诞继进唧唧喳喳迥古集团购买力基桢君卿舌袴管窟竉苦蘵褴缕量剂邻舍笛龙草骂嗔毛刷毛头纸秘怪密谟名姝鸟卵棚车砰啪强涩奇离古怪情势穷崖絶谷敧斜泉花商务参赞圣度十二金钗失途秫稭俗体叹气瞳孔头项未已五臭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