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红绡的意思、红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红绡的解释

[red and thin silk] 红色薄绸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详细解释

(1).红色薄绸。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五陵 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綃不知数。” 南唐 冯延巳 《应天长》词之三:“枕上夜长祇如岁,红綃三尺泪。”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风香绕路拂红綃,自拟长参寄具寮。”

(2).人名。 唐 代传奇中人物。 唐 大历 中,有 崔生 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世之勋臣一品者熟。其父使往视一品疾,一品命歌舞妓 红绡 以匙为 崔生 进食,又命送 崔生 出院,二人遂相爱慕。 崔生 既归,神迷意夺。家有昆仑奴 磨勒 于月圆夜负 崔生 入一品宅,与 红绡 相会,复负 崔生 与 红绡 潜出,促成二人结合。事见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后以 红绡 为侠义女子的典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世间又无 红拂 、 红綃 之侠烈者。虽有佳人,乌能自至。”

(3).人名。 唐 白居易 的歌女。 唐 白居易 《小庭亦有月》诗:“ 菱角 执笙簧, 谷儿 抹琵琶, 红綃 信手舞, 紫綃 随意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红绡(hóng xiāo)是汉语中一个富有古典意蕴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述:


一、基本释义

红绡指红色的轻薄丝织品,特指古代用于制作贵重衣物、饰物或馈赠礼品的精细丝绸。


二、文学意象与文化内涵

在古典文学中,“红绡”常承载以下象征意义:

  1. 爱情信物

    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以“红绡”指代歌女收到的华贵赠礼,暗含倾慕之情。

  2. 富贵身份

    红绡因材质珍稀,多与权贵阶层关联。如《红楼梦》提及“软烟罗”(一种轻纱),其红色品类即属红绡类织物,凸显贾府奢华。

  3. 女性柔美

    因其质地轻柔、色彩明艳,常喻女子衣裙或面容,如李贺《秦宫诗》中“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暗指红绡服饰的飘逸。


三、历史典源考据

“绡”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释为“生丝也”。汉代起丝绸染色技术成熟,“红绡”作为特定品类见于记载:


四、现代用法与延伸

现代汉语中,“红绡”仍用于:

  1. 传统工艺描述:如非遗项目“云锦”“宋锦”中的红色纱罗制品;
  2. 文学修辞:保留古典意象,常见于诗词、历史小说;
  3. 文化符号:戏曲服饰(如京剧帔、裙袄)常用红绡突显角色身份。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绡”字条目.
  2. 白居易《琵琶行》,收录于《全唐诗》卷四三五.
  3.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4. 李贺《秦宫诗》,《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5.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红绡”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本义:红色薄绸

红绡指红色薄绸,是古代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常用于服饰或装饰。例如:

二、文学形象:侠义女子

在唐代传奇中,“红绡”是裴铏《昆仑奴》中的经典人物。她原为一品官员府中歌舞妓,与崔生相爱,后在昆仑奴磨勒的帮助下逃离高门,成为追求自由与爱情的侠义女性代表。

三、引申用法

  1. 代指歌女:因红绡常作为赏赐物,唐代文学中常以“红绡”借代歌舞妓或身份卑微的女子,如白居易诗中提到的歌女。
  2. 象征珍贵与美感:红绡轻薄艳丽,常被用于比喻珍贵物品或娇艳女子,如曹植《洛神赋》“曳雾绡之轻裾”。

总结

“红绡”既可指具体丝织品,也可作为文学符号,承载着唐代社会风貌和女性形象的双重意涵。如需进一步了解人物故事,可参考《昆仑奴》传奇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子宝匳苞桑唱手澄深遄急定省凊温发恶反经合道风锤疯癫院风度風聽浮梗复业更化鼓笛曲国家秘密骨自和昶降箕艰迍皦然桀出狷狭空枝夔牙冷流凉温论判藘蕠目挑心招内兵昵比哦嗬鹏砂剽杀平地起家钱串子岒峨抢种跷足抗手轻服沁绿茕居起土軥辀三折笔折带皴奢豫殊方绝域殊造诉苦素水滔滔不絶途次外流湖浯溪石乡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