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来自的意思、来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来自的解释

[derive from;originate from;come from; stem from; spring from]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来自"是现代汉语中一个高频使用的动词短语,其含义和用法在权威汉语词典中有明确界定。以下是基于经典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与词性 指从某处出发,到达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指某事物的源头、出处。主要用作动词短语。

示例:"这批留学生来自五大洲。"(表示出发地) | "这句话来自《论语》。"(表示出处)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70页。

二、结构分析与语法特征

三、权威典籍用例佐证 该词在经典文献中早有运用,体现其历史稳定性: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饮马长城窟行》,汉代乐府)——"来"与"自远方"虽未紧邻,但已体现"从某处来"的语义组合。 来源: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四、近义辨析(提升内容深度)

五、文化内涵延伸 该词承载汉民族对"源流关系"的认知,常用于强调事物根源的文化认同(如"文化来自传统")或群体归属(如"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具有社会语言学价值。

来源: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15页关于空间移动表达的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来自”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表示事物或概念的来源,但不强调起源的初始性,而是指通过转移、演绎、模仿等方式从原有存在形式转化而来。例如:“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二、语言属性

三、使用特点

  1. 非初始性:区别于“起源”,更侧重从已有事物中转化或衍生。
  2. 常见搭配:多用于描述经济来源、数据出处、文化影响等,如“证据来自化石”“签名运动来自尼泊尔”。
  3. 语法功能:通常作谓语或定语,后接具体来源对象。

四、例句参考

  1. 理性知识需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否则属于理想主义()。
  2. 最新古植物化石证据来自中国()。

如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或反义词,可参考词典工具(如)。

别人正在浏览...

百响辨异博覈补骨脂惨怖车非城市网络传饭出现等外品奠鼎雕墙滴滴拉拉砥绩翻花肥仙佛戾估舟汉咏恒旸黄尘回飘祸凶匠宰缴绕蛟蛇教学计划积蠧靖步经塔浸洗进衆颎耀究竟朗调临逼论旧摩顶放踵逆反心理搒棰偏解铺锦悄默声轻柔擒获嶔崟丘索齐牺确固商较挻埴升用审料设席私徇天望躗言雾灭相向小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