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律的意思、鸿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律的解释

谓格律宏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鸿律蟠采,如龙如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鸿律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词义可从字源、结构和典籍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鸿”本义指大型雁类,《说文解字》释为“鸿鹄也”,引申有“大、盛”之意(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今释》);“律”指法则规范,《尔雅》注“律,法也”。二字组合成“鸿律”,特指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重要法则,常见于典章制度或纲领性文献。

二、出处引证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汉书·礼乐志》载“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立鸿律以明宪章”(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唐代李善注《文选》时,亦用“鸿律”指代国家根本大法。

三、应用示例

  1. 古代政论中多用于强调治国纲领,如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称“董仲舒对策,实为汉家鸿律”。
  2. 现代语境偶见于学术论述,如朱自清《经典常谈》将《周礼》称为“古代政治制度的鸿律”(来源:三联书店《经典常谈》)。

网络扩展解释

“鸿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óng lǜ,主要用于形容文学作品的格律宏伟或结构宏大。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词义
    指文章、诗歌等文学形式的格调宏大或韵律壮阔,强调其气势与结构的恢弘性。

  2. 出处
    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封禅》:“鸿律蟠采,如龙如虬。”
    此句以“龙”“虬”比喻文辞的雄浑与灵动,突显“鸿律”的庄严与华美。


用法与语境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文心雕龙》原文或相关文学评论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隘角盦酒百炼成钢班师回朝边词朝社创定道光帝蹈矩循彠断袖对面杜门绝迹顿法方今飞霜風箒俯偻耕根车工致过事固色酣歌后夷嘉祥吉服狙害垦辟狂妄自大两情缱绻灵蠯龙夔龙脑茅塞羃篱拗劲排沮攀和泼东西蒲奕轻狷琼锳犬马心缺政壖垣芟柞侍其石硪诗纂睡性梭动台秤体致通古斯头盖骨湾泊未知万一文契无舛乡傩现钟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