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意思、东汉的详细解释
东汉的解释
朝代名。自 汉 光武帝 刘秀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起至 汉 献帝 刘协 延康 元年(公元220年)止,共历十二帝。因所都 洛阳 ,在 汉 旧都 长安 (今 陕西 西安市 )之东,故称 东汉 ,也称 后汉 。
词语分解
- 东的解释 东 (東) ō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
- 汉的解释 汉 (漢) à 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成年男人:汉子。老汉。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汉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 中国朝代名:汉代。汉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网络扩展解释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由汉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至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灭亡,共历14帝,享国195年。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 时间范围:公元25年(刘秀称帝)至220年(曹丕代汉)。
- 名称由来:因都城洛阳位于西汉旧都长安以东,故称“东汉”;又因刘秀重建汉朝,亦称“后汉”。
二、历史脉络
- 建立背景:新莽末年社会动荡,刘秀通过昆阳之战(公元23年)等战役逐步统一全国,于公元25年定都洛阳,开创“光武中兴”。
- 盛世阶段:
- 明章之治(公元57-88年):汉明帝、汉章帝延续轻徭薄赋政策,国力达鼎盛。
- 西域经营:班超出使西域(公元73年),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 衰落与灭亡:
- 外戚宦官专权:和帝后外戚与宦官交替掌权,导致朝政腐败。
- 黄巾起义(184年):农民起义加速东汉瓦解,最终形成三国割据。
三、社会与文化
- 经济制度:恢复西汉户籍与土地制度,推广牛耕与铁器,丝绸、冶铁业发达。
- 文化成就:
- 史学:班固《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
- 科技: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
- 儒学:官方确立儒家经典,推动经学发展。
四、历史影响
东汉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框架,其灭亡后开启三国时代,但“汉”作为文化符号长期影响东亚地区。重要参考来源包括(基础定义)、(事件与人物)、(时间线)、(社会文化)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汉》一词的意思指的是东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该词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日”,其中“木”代表着木头或树木,而“日”表示太阳。《东汉》这个词源于历史中的古代国号,用来描述这个朝代的所在地位于东方地区。
根据笔画的计算,《东汉》这两个字总共有8个笔画。请注意,拆分部首“木”为4个笔画,“日”为4个笔画。
在繁体字中,《东汉》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用相同的字形来表示。但在台湾地区,有时会使用“東漢”来代替。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字形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由于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所以古代的字形可能有些微的差异。然而,《东汉》这两个字在古代和现代的字形基本相同。
以下是一个关于《东汉》的例句:
《西游记》是一部描写了唐朝时期的小说,其中也提及到了东汉国。
以下是一些与《东汉》相关的组词:东汉帝国、东汉历史、东汉文化、东汉朝代等。
与《东汉》近义的词语包括:后汉、东汉王朝等。
与《东汉》相反意义的词语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