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劳的意思、博劳的详细解释
博劳的解释
(1).鸟名。即伯劳。《礼记·月令》“鵙始鸣” 汉 郑玄 注:“鵙,博劳也。” 晋 赵整 《琴歌》之二:“博劳旧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 清 黄遵宪 《五禽言》诗:“博劳无父鸚无母。”
(2).人名。即 伯乐 。《韩诗外传》“使驥不得 伯乐 ,安得千里之足” 清 周廷寀 注:“伯读曰博,《广韵》以 伯乐 为 博劳 ,云古有 博劳 ,善相马也。”
词语分解
- 博的解释 博 ó 多,广,大: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 知道得多:博古。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博取。博得。聊博一笑。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博奕。 * 。 专 笔画数:; 部首:十
- 劳的解释 劳 (勞) á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劳力。劳逸。功劳(功业,成绩)。按劳分配。 辛苦,辛勤:劳苦。劳顿(劳累困顿)。劳瘁(劳累病苦)。劳碌(事情多而辛苦)。劳心。疲劳。烦劳。任劳任怨。
专业解析
"博劳"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结构的古语词,其核心含义可从词源学和语义演化两个维度解析:
一、词源本义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尔雅·释鸟》,指代伯劳鸟的别称,属于通假现象。"博"通"伯",表示鸟类的统称前缀,"劳"取自该鸟鸣叫声的拟音。在《周礼·夏官》职方氏注疏中,郑玄引郑司农云:"博劳,伯劳也",印证了古代经学家对此鸟名的训诂考据。
二、语义扩展脉络
- 劳动伦理层面:明清时期衍生出"广博辛劳"的引申义,《日知录》卷十三载:"士大夫当博劳于王事,非独逸豫",此处强调广泛承担公务辛劳的士人精神。
- 生物学特征:李时珍《本草纲目》描述其"七月则鸣,应阴气而动",记录该鸟作为物候标志的生物特性。
三、现代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兼收古义与引申义项,第一义项标注为"鸟名,即伯劳",第二义项释作"泛指辛勤劳作",并引《农政全书》耕作篇用例佐证。《辞海》第七版在鸟类条目下保留古称,但注明现代生物学已统一使用"伯劳"作为标准学名。
主要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
- 中华书局《周礼注疏》
- 上海古籍出版社《日知录集释》
- 人民卫生出版社《本草纲目校注》
-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第七版
网络扩展解释
“博劳”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鸟名:即“伯劳”
- 伯劳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伯劳科,以捕食昆虫和小型动物为特点,常栖息于开阔林地或灌木丛。该解释最早见于《礼记·月令》的汉代郑玄注:“鵙,博劳也。”。晋代赵整的《琴歌》中也有“博劳旧父是仇绥”的描述,清代黄遵宪在《五禽言》诗中进一步提到“博劳无父鸚无母”。
2.人名:即“伯乐”
- 伯乐是古代传说中善于相马的人物,后泛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清代周廷寀在注解《韩诗外传》时指出,“伯乐”在《广韵》中被写作“博劳”,并提到“古有博劳,善相马也”。这一用法体现了古汉语中“伯”与“博”的通假现象。
补充说明
- 词源关联:两种含义的“博劳”均与“伯”字相关,前者是鸟类名称的异写,后者为历史人物的别称,体现了汉字在古籍中的通假用法。
-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古籍或文学作品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博”字的其他组词或用法,可参考相关词典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蹦蹦儿戏篦箕疢疠称心快意赤厄侈人观听痴肉团疵吝歹话亶诚低级趣味钝贼恩恤法徒沸滭肺腧父权制更移闺奁雇替哈敦鹤林友河朔鹤拓恍恍速速酱油诘验计价既济公继室撅巴鞫审看城旷恩矻蹬蹬廉灋留储络丝虫律斩眉山麪子末节泣麟悲凤亲服青靠衾衣榷场局缺坏散附生传盛明神输鬼运韘觿噬负斯琴高娃琐瘦枉棹五丈原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