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ffer phonetic and semantic explanation of written words]∶解释文字音义(多用于书名,如《经典释文》)
(2)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old characters]∶考订甲骨文、钟鼎文等
(1).放下书卷。 晋 潘岳 《杨荆州诔》:“足不輟行,手不释文。”
(2).解释词语音、义的文字。 唐 陆德明 有《经典释文》。
(3).指以楷书考释篆、隶、草、行等书体。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临江戏鱼堂帖》:“ 元祐 间, 刘次庄 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堂上,除去卷尾篆题而增释文。”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岣嶁碑﹞字皆科斗,不可识。 嘉靖 初,国子生 沉鎰 自谓能辨此,因为之释……而 杨慎 、 郎瑛 亦各有释文。”
“释文”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层含义,综合各来源可归纳如下:
文字音义解释
指对文字的音、形、义进行注释或考证,常见于古籍研究。例如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专门考证儒家经典中的字音字义。在文字学中,也用于考订甲骨文、篆书等古文字体(如用楷书解释篆隶草行书体)。
文本阐释与翻译
广义上可指对文章主题、内容的分析解读,如学术领域对文献的深层含义进行阐释。具体案例可见《列子·说符》中“强食靡角”的释文,通过对比不同版本解释词义。
书法术语
特指用楷书等规范字体对篆、隶、草书等古体字进行考释,常见于碑帖研究。
实际应用场景
其他衍生含义
偶用于人名,取“消除困惑、文采斐然”的寓意。
扩展说明:
释文的核心功能是消除文本理解障碍,其形式可繁可简。例如《经典释文》以音义考证为主,而现代词典释文则更注重简明定义。如需更完整的古籍释文案例,可参考《河山之德》中对《诗经》的逐句解析。
《释文》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某个古代文献、文物或其他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东西的解释、阐释或注解。
《释文》中包含两个汉字:释(shì)和文(wén)。
释的部首为言,总笔画数为9;文的部首为文,总笔画数为4。
《释文》一词来源于汉语,是由释(shì)和文(wén)两个字组成的借代词汇。
《释文》的繁体字为「釋文」。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释和文的形状与现在稍有不同。
释的古代写法:
文的古代写法:
1. 学者们通过研究《释文》来解读古代文献的真实含义。
2. 这件古代文物上的《释文》解释了它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组词:释义、文献、文物等。
近义词:注解、阐释、解释等。
反义词:谜文、未解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