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绒羽的意思、绒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绒羽的解释

也称羽绒。鸟羽的一种。生在雏鸟的体表或成鸟的正羽基部,柔软细小,有护体、保温作用。可制御寒的被服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绒羽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鸟类体表覆盖的细软羽毛,具有保温、防水等核心功能。以下从语义构成、生物特征、功能及应用三个维度详解:


一、语义构成与词典释义

  1. 语素解析

    • 绒:本义指细软短密的毛状物,强调柔软、蓬松的质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03页)。
    • 羽:泛指鸟类表皮角质化的覆盖物,特指羽毛结构(《辞海》第7版,第5291页)。

      合成词“绒羽”即融合二者特征,专指质地细密、结构蓬松的羽毛类型。

  2. 权威定义

    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义:

    绒羽(名):鸟类体表紧贴皮肤的柔软羽毛,羽轴细短,羽枝细长且无小钩,呈绒状,具保温作用。

    来源: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第1098页。


二、生物特征与科学分类

  1. 形态结构

    • 羽轴短小:长度通常不足1厘米,支撑力弱于正羽。
    • 羽枝无钩:羽枝间松散交错,形成蓬松空气层(鸟类学称为“plumulaceous”结构)。
    • 分布位置:多生于鸟类腹部、翼下及幼鸟体表(郑光美《鸟类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7页)。
  2. 分类地位

    在羽毛分类体系中,绒羽与正羽(飞行羽)、纤羽(毛状羽)并列三大类型(《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三、核心功能与应用

  1. 生物学功能

    • 保温隔热:蓬松结构可滞留空气,减少热量散失(热阻系数达0.8 clo/cm)。
    • 防水辅助:底层绒羽吸附分泌的油脂,增强体表疏水性(Dove et al.,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2015)。
  2. 人类应用

    • 纺织原料:鸭绒、鹅绒为羽绒制品主要填充物,保暖性能优于合成材料(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国家标准)。
    • 仿生学借鉴:基于绒羽结构的保温材料用于极地科考装备(王受之《设计中的设计》,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204页)。

四、术语辨析与常见误解


参考资料

  1.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2. 郑光美. 《鸟类学》第2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 国家标准《羽绒羽毛》(GB/T 17685-2016). 中国标准出版社.
  4. Dove, C.J. et al. Water repellency in duck plumage.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46(1), 2015.

网络扩展解释

“绒羽”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生物学定义(主要含义)

绒羽是鸟类羽毛的一种类型,具有以下特征:

  1. 结构特点:羽轴短且退化,羽支柔软丛生,羽小支细长且无钩状结构,无法形成完整羽片。
  2. 分布位置:雏鸟体表或成鸟正羽(飞羽、尾羽)的基部。
  3. 功能:
    • 保温隔热,帮助鸟类抵御寒冷;
    • 保护皮肤,缓冲外部冲击。
  4. 特殊类型:包括雏绒羽、体绒羽和粉绒羽。其中粉绒羽能分解产生粉末状物质,用于清洁羽毛或防水。

二、应用领域

绒羽(尤其是羽绒)被广泛用于人类生活:

三、文学比喻(较少见)

在成语中,“绒羽”可比喻柔软细腻的质感或温性格,如形容织物轻柔或性情温润。但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


提示:如需了解绒羽的演化或具体鸟类案例,可参考权威生物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眼昂昂迸瀑便桶逼紧博地曹署常沙长信宫昌言畅游承禅车鱼聪惠翠叶砥室恩威并行方面军法效飞鳐服翫个案勾注关刀桂车鬼魅航空港花黄画瓶惠美沪江浇瓜之惠急促节油掎角之势竞今疏古九执旧踪据案课学鑪櫜鸥闲七辞凄风起銮齐女肉人胜遇十二楼私布死当踏花醰醰挺尸土粪危厄小版笑容可掬谐贾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