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河东三凤的意思、河东三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河东三凤的解释

指 唐 代 河东 薛收 、 薛德音 、 薛元敬 。三人都以才华闻名于世,故称。《新唐书·薛元敬传》:“ 元敬 , 隋 选部郎 迈 之子,与 收 及 收 族兄 德音 齐名,世称‘河东三凤’。 收 为长离, 德音 为鸑鷟, 元敬 年最少,为鵷鶵。”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奋身夸 荀氏 八龙,览德羡 河东 三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河东三凤”是一个源自中国唐代的历史典故,特指隋唐之际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薛氏家族中三位以文才显赫、声名远播的堂兄弟:薛收、薛德音、薛元敬。他们才华横溢,犹如凤凰般卓尔不群,故被时人并称为“河东三凤”。

  1. 人物与关系:

    • 薛收:字伯褒,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之子。唐初为秦王府主簿,是李世民的重要谋士之一,参与机要,文采斐然。其草拟的檄文曾被徐世勣(李勣)赞为“文章之美,足以感人”。
    • 薛德音:薛收的族侄(一说族兄)。隋朝时为起居舍人,入唐后与温彦博等同修国史。
    • 薛元敬:薛收的侄子。唐初为秦王府参军,掌管文书,与房玄龄、杜如晦等共事,负责选拔人才,以严谨著称,时号“小房”(意指其才能可比房玄龄)。
  2. “三凤”称号的由来与含义:

    • 三人同出河东薛氏,且皆以文学、才识和干练闻名于世。
    • 据唐代笔记《朝野佥载》记载:“薛收与从父兄子元敬、族兄子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收为长雏,德音为鸑鷟,元敬为鹓雏。”这里用凤凰的不同种类(长雏、鸑鷟、鹓雏)来比喻三人的才德,虽有高下之分(薛收为首),但皆属凤鸟之列,寓意他们才华出众、品格高尚。
    • 《新唐书·薛收传》附薛元敬传也记载:“(元敬)与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离,德音为鸑鷟,元敬年最少为鹓雏。”记载略有差异(“长离”同指凤属),但核心含义一致。
  3. 历史地位与影响:

    • 河东三凤活跃于隋末唐初,是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的重要成员或关联人物,为唐朝的建立和初期的文化建设(如修史)做出了贡献。
    • 他们的名声代表了河东薛氏在隋唐之际的显赫文化地位。房玄龄曾评价:“薛元敬文学精密,至于处事,不亦敏乎!”可见其才能受到当朝重臣的高度认可。
    • “河东三凤”的典故成为后世赞美兄弟或同宗数人并秀、才华卓绝的常用比喻,是家族荣耀与文化传承的象征。

“河东三凤”是一个专有名词性质的典故,特指唐初河东薛氏的三位杰出才俊——薛收、薛德音、薛元敬。他们因卓越的文学才能、政治干练和清贵品格,被时人比作凤凰,享有“长离/长雏”、“鸑鷟”、“鹓雏”的美誉。这一称号不仅彰显了三人自身的成就,也反映了河东薛氏家族在当时的显赫声望,成为后世称颂兄弟或同宗才俊并出的经典范例。

主要参考来源:

  1. 《旧唐书·薛收传》及相关附传
  2. 张鷟《朝野佥载》(记载“三凤”别称的早期文献)
  3. 《新唐书·薛收传》附薛元敬传

网络扩展解释

“河东三凤”是隋末唐初时期对河东薛氏家族三位杰出人物的合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河东三凤”指唐代河东郡(今山西万荣一带)的薛收、薛德音、薛元敬叔侄三人。三人因才华卓越,被誉为“三凤”,比喻他们如同祥瑞的凤凰般出众。

二、人物关系与别称

  1. 薛收(长离):三人中名望最高,隋末唐初文学家,曾为秦王李世民的重要幕僚,参与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战役。
  2. 薛德音(鸑鷟):薛收的堂兄,以文才著称,曾任隋朝著作佐郎。
  3. 薛元敬(鹓雏):薛收的侄子,唐代文学家,与房玄龄、杜如晦并称“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三、典故出处

四、文化象征

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祥瑞与才华,“三凤”既凸显三人文韬武略的杰出成就,也反映了薛氏家族在隋唐时期的显赫地位。薛氏后裔如明代思想家薛瑄(“薛河东”)延续了家族的文化影响。

五、注意事项

需注意历史上另有其他“河东三凤”的记载(如近代驻粤滇军人物),但主流文史研究多指向唐代薛氏三人。

别人正在浏览...

安息白籍包乘组豹尾波谷惩忿春艳打独磨戴星丹霞过时货含牙带角怀清患恶虎狼阍侍活脱贾贩记曹界路进荣退辱喟然长叹陵次六街三陌溜凈流质龙舸露屑马策西州厖昧磨房蛑蝤判袂袍泽平緑浅瞀汽车工业麒麟殿寝膳券证躯颜丧话山陆申商实供师吏适音素相素英唐昌观它年天空铁骨铮铮违豫无气无力仙乐宪檄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