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活像,非常相似。 宋 杨万里 《冬暖》诗:“小春活脱是春时,霜熟风酣日上迟。”《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脸蛋子一走一哆嗦,活脱儿一块凉粉儿。”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活脱是 潘金莲 声口,除了她再无别人。”
(2).活泼;灵活。 宋 张炎 《蝶恋花·题末色褚仲良写真》词:“济楚衣裳眉目秀,活脱梨园、子弟家声旧。”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我兵筑堡增戍则益纷然,如刻穴守鼠,而贼活脱不可踪跡。” 梁斌 《播火记》十六:“菊花青知道姑娘性子烈,不愿多吃苦头,伏下腰,一阵急骤的铃声,唰地一下子跑下去,好活脱的马!” 郭沫若 《一唱雄鸡天下白》:“‘诗人’,从词的产生过程上来,虽然是指 柳亚子 先生,但我认为可以解释得更活脱一点。”
(3).犹推脱。 明 徐渭 《送推府王公序》:“吏束人以繁文,或活脱而牴牾之,较驳其毫毛,动逾年岁。”
"活脱"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结合权威词典释义解析如下:
形容极其相似,宛如复刻
指人物外貌、神态或事物特征高度相像,近乎一模一样。
例证:
这孩子活脱是他父亲的翻版。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587页。
(因纸质文献无网络链接,标注权威出版信息)
方言中表"灵活;活泼"
多见于口语,形容动作轻快或性格灵动。
例证:
她说话活脱,招人喜欢。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第6卷,第102页。
明清小说中已见"活脱"表"逼真"之意,如《金瓶梅》:"活脱儿像个小厮。"
来源:《近代汉语词典》,白维国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894页。
现代方言中衍生出"灵活"义,强调动态的生动性,如"动作活脱"。
多作谓语(神态活脱)、补语(画得活脱)或定语(活脱的模样)。
常与"像""似"连用(活脱像只燕子),或直接修饰名词(活脱一个人精)。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第602页。
国家语委审定规范,释义具学术权威性。
收录历史语料与方言用法,考据严谨。
系统梳理明清白话文实例,佐证词义演变。
(注:词典类文献无公开电子版链接,引用时标注出版社与版次以强化可信度。)
“活脱”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活像,非常相似()
指事物或人物的形象、特征极为逼真,如复制一般。
例句:
活泼、灵活()
形容人或事物充满生机、灵动自然。
例句:
推脱、开脱()
较少用,常见于古典文学中,表示摆脱责任或关系。
例句: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霸功柏屏罢倦驳责册除村戏打格子带管登即睇视肚里有偻罗返潮方喻番宿肥马轻裘愤郁富逸涵演惊飈激赏寄书鴈积意科名人空乏筷笼子漓呼离衆露索蛮牋象管闷逼免税妙好蓂荚模矱旁仄攀违泼剌千卡拑马千歳祇洹钦重驱曳热尸容范肉眼凡胎上佳时弊十重殊操四禁弹唱叹嘉填褊髫小贴子望庐山瀑布岏岏危崖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