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alified;up to standard] 合乎一定的标准
(1).符合标准。《旧五代史·职官志》:“应合收补人,须是本官亲子孙,年貌合格,别无渝滥,方许施行。”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佛教》:“ 开宝 中,令僧尼百人,许岁度一人。 至道 初,又令三百人,岁度一人,以诵经五百纸为合格。”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宋时见任官得应举》:“ 淳化 三年, 滁州 军事推官 鲍富 等,应举合格,始各赐进士及第。” 张书绅 《正气歌》五:“ 志新 怎么会知道,儿子 彤彤 考沉阳音乐学院少年班,初试已经合格,却被取消了复试权。”
(2).指诗词歌曲合于格律。《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子楚 累举目观之,此姬絶色倾城,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调弦成合格新声。”《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歌喉清亮,舞态婆娑,调絃成合格新声,品竹作出尘雅韵。”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惟七律究未完善。内有《送贺监归四明》及《题崔明府丹灶》二首,尚整练合格,其他殊不足观。”
“合格”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表示事物或行为符合既定的标准、要求或条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合格”由“合”(符合)和“格”(标准、规格)组成,字面意为“符合标准”。例如:
应用场景
语法功能
近义词与反义词
扩展用法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领域(如法律标准、行业规范),可补充说明方向。
合格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达到可以接受或可以被接受的程度。合格可以用来评价人的能力、品质、表现或物品的品质、性能。
合字由左右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亻(人的左侧),右边是口。合字的总笔画数为7画。
合字是由兩個人疊合在一起,象徵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諧與合作。源自於古代漢字的象形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繁体字中,合字的写法为「合」。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合字的形状稍有不同。上半部分为两个人,下半部分是一个口,整体形状更加贴近它的意义。
1. 他的表现非常出色,完全合格了这个职位。
2. 这台电视机的性能经过严格测试,已经达到了合格标准。
3. 考试成绩公布后,她发现自己合格了,感到十分高兴。
1. 合格证书
2. 合格品
3. 合格率
4. 合格考试
5. 合格标准
1. 合乎标准
2. 合乎要求
3. 合乎规定
4. 合适
5. 合格的
1. 不合格
2. 不及格
3. 不合乎要求
4. 不符合标准
5. 不适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