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参赞大臣的意思、参赞大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参赞大臣的解释

官名。清代设于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乌什等处,地位略低于将军。又多设于出征之统帅下,赞襄军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参赞大臣是清代边疆治理体系中的特殊官职,其名称源于“参预赞画”的职能定位,即参与军政决策、辅佐主官处理要务。该职始设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两路及蒙古地区,作为伊犁将军或乌里雅苏台将军的属官。其核心职责包括监督地方民政、协调民族事务、管理屯田开发,并直接向中央奏报边疆动态,具有军政合一的特征。

在具体实践中,参赞大臣需具备处理多元文化事务的能力。例如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需统筹回部伯克制度与中央政令的衔接,而库伦参赞大臣则负责监督漠北蒙古各旗的盟会事务。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该官职逐渐被巡抚体制取代,标志着清代边疆治理从军府制向行省制的转型。历史文献中,《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与《平定准噶尔方略》均记载了参赞大臣在稳定西北疆域中的具体政绩。

网络扩展解释

参赞大臣是清代特有的官职,主要职能为辅助边疆军政管理。其核心信息如下:

1. 设置地点与地位 主要设于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乌什,以及外蒙古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地。地位略低于驻防将军,属于边疆军政体系中的高级官员。

2. 核心职责 • 日常政务:综理辖区民政、军事事务,如屯田、边防等; • 战时辅佐:出征时协助统帅制定战略,分统军队; • 特殊时期代理:在将军缺位时可暂代职权,如乾隆时期伊犁参赞大臣曾代理将军事务。

3. 任命特点 由皇帝直接特旨简派,多选用满蒙贵族或功勋卓著的汉军旗人,体现清廷对边疆要职的重视。

4. 与将军制度关系 作为伊犁将军下属机构,形成"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的三级管理体系,但参赞大臣有直接上奏权,非完全隶属关系。

词源演变:"参赞"本意为参与谋划(《南史》有载),清代将这一职能制度化,形成特定官职。该职在光绪新疆建省后逐渐裁撤,由道府州县制取代。

(注:现代外交体系中的"参赞"源于此职,但职能已完全不同。)

别人正在浏览...

饱卿侧息长足承候称奇道絶丑谑捶提楚璞次传促令淡季弹墨打破迷关电大嫡妻东走西顾斗余伐兵发蒙解缚焚冲服式共为唇齿管自古体还好和解合溜黄舆奂然壶公龙护诃昏迷不醒挟辅简散俭退节外生枝今古禁路季友伯兄炬焰亢位浪迹天涯捩眦泷船马圉农父盘深清江使者散聚生花笔沈几四天王送使泰米尔语铜版往古来今宛鲁矛无勌鮝鹤咸鸭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