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袴襦歌的意思、袴襦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袴襦歌的解释

对地方官吏善政的称颂。 宋 杨万里 《辛卯五月送邱宗卿太傅出守秀州》诗:“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但无田里嘆,不必袴襦歌。” 宋 王禹偁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诗之一:“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袴襦歌。”参见“ 袴襦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袴襦歌”(或作“襦袴歌”)是一个汉语典故词汇,主要用于称颂地方官吏施行惠民德政的功绩。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指百姓对清廉有为的地方官员的颂扬之歌,常用于形容官吏善政使民生安定、经济富庶的情景。

  2. 历史典故
    该词源于东汉廉范的事迹:他任蜀郡太守时废除“禁止夜间用火”的旧规,既便利民生又未引发火灾,百姓作歌赞曰:“廉叔度(廉范字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以“袴襦歌”代指此类德政称颂。

  3. 演变与用法

    • 古代语境:直接指向官员治理成效,如宋代杨万里诗中引用此典。
    • 现代扩展:可引申为对社会安定、民生富足的概括性描述。

使用注意

若需具体文献例证或更多历史用例,可参考《后汉书·廉范传》及宋代诗词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袴襦歌

《袴襦歌》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服饰,通常代表着有故事和寓意的诗歌。这个词由三个字组成:袴、襦、歌。

拆分部首和笔画

袴(衣服):包含了"衤"和"古"两个部首,总共有5画。

襦(衣服):包含了"衤"和"需"两个部首,总共有13画。

歌(歌曲):包含了"欠"和"曰"两个部首,总共有14画。

来源

《袴襦歌》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袴襦白,蓝围巾。”在这里,袴和襦被用来形容衣服的样式。后来,袴襦逐渐演变成包含丰富故事和寓意的诗歌形式。

繁体

繁体字中的《袴襦歌》是「褲襦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袴与襦的表示稍有不同。袴的古代写法是「裤」,而襦的古代写法是「襦」。虽然字形有所变化,但其含义和发音与现代形式相同。

例句

一件袴襦歌,述说着古老的传说和悲喜人生。

组词

袴带、襦袢、歌谣、歌舞、曲歌。

近义词

袍服、衣袍、歌颂。

反义词

袍袐、褴褛、默默无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