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若离若即的意思、若离若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若离若即的解释

见“ 若即若离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若离若即"(注意规范写法应为"若即若离",但用户使用"若离若即"亦存在用例)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与人之间或事物之间关系微妙,既不亲密也不疏远,保持着一种难以捉摸的距离感。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与引申义

    "若"意为"好像","即"指"靠近","离"指"疏远"。整体描绘一种似近非近、似远非远 的状态。该状态常表现为态度暧昧、关系不明确,或情感上既不完全投入也不彻底分离。

  2. 情感与行为特征

    多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心理,如一方既想亲近又刻意保持距离,或双方因不确定感而维持模糊界限。隐含有犹豫不决、难以把握 的微妙心理。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好像接近,又好像离开。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态度不明朗。"

    示例:"她对追求者总是若即若离,令人捉摸不透。"

  2. 《汉语成语大词典》

    补充说明:"既不完全亲近,也不完全疏远。多指情感关系中的试探性姿态,或事物处于不稳定的中间状态。"

    应用场景:常见于爱情、友情、合作关系中,体现双方谨慎或不确定的态度。

  3. 《辞海》(第七版)

    强调其矛盾性:"'即'与'离'对立统一,揭示关系中既吸引又排斥的双重心理,反映人际互动的复杂性。"


三、用法与语境


四、文化溯源与演变

该成语最早见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若即若离,翩若惊鸿",以动态意象描绘人际关系的飘忽不定。现代用法延续了这一核心意象,并扩展至描述事物间若隐若现的关联(如"灵感若即若离")。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罗竹风 主编. 《汉语成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3.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9.

网络扩展解释

“若离若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ruò lí ruò j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背景

3.用法与结构

4.示例与延伸

5.常见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原始文献或更多例句,可参考《郎潜纪闻》或现代词典中的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黯淡伴大夜倍年惭色姹姹唱嚎耻过钓闼雕轩帝号讹绷方根蕃弱丰侈棼缊佛爷桌儿高密衮骾谅鬼婆鹤发翁鸿达呴嘷皇族匠心独妙骄痴椒奠鸡犬无惊巨室扣天狂墨恋恋不舍猎精厉疾留壁柳腰莲脸麻蛋慢倍内金你门昵谀破家子青翰齐色啓劄全开雀儿生内渗水实字霜标叔郎松薪讨贼童冠拖尾巴弯膝尾闾无楫乌拉尔山脉衔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