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小吏。 唐 温庭筠 《上吏部韩郎中启》:“分铁官之琐吏,厠盐酱之常僚。”
“琐吏”是古代汉语中对低级官吏的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指地位卑微、负责琐碎事务的小官吏。该词由“琐”(细小、卑微)和“吏”(官吏)组合而成,常见于唐代文献。
唐代温庭筠《上吏部韩郎中启》中“分铁官之琐吏”的记载,佐证了这类官吏常被委派到盐铁管理等具体事务部门。
多从事文书记录、物资管理等具体执行工作,属于官僚体系中的基层办事人员,与“胥吏”“小吏”等称谓存在语义重叠。
可通过查字典或《汉语大词典》获取更权威的释义。
琐吏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那些从事琐碎、不重要的官员或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处理一些零碎琐细的事务。
拆分部首:玉(yù)
拆分笔画:17画
“琐吏”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中,为了分担政府事务的繁忙,政府设立了许多琐碎事务的处理部门,而这些部门中的工作人员被称为“琐吏”。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繁体字:瑣吏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琐吏”的基本形状保持一致。这个字的写法可能较为繁复,需要使用更多的笔画。
1. 那些琐吏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文件。
2. 他已经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琐吏。
琐碎、琐事、琐细、官吏、工作人员
小吏、庶吏、杂吏
要职、要员、重要官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