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濠隍的意思、濠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濠隍的解释

护城河。《金史·承晖传》:“雨潦害稼, 承暉 决引潦水纳之濠隍。”《金史·乌延吾里补传》:“方夷濠隍,城中兵来拒, 吾里补 以本部击却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濠隍”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濠隍(拼音:háo huáng)指护城河,尤其指城墙外的防御沟渠。其字面中,“濠”即护城河,“隍”指无水的城壕,两者合称强调城池的防御体系。

二、详细释义

  1. 本义
    指古代城墙外围的护城河,用于防御外敌。例如《金史》中记载:“雨潦害稼,承晖决引潦水纳之濠隍”,描述通过护城河疏导积水的场景。
  2. 比喻义
    引申为陷入困境、难以逃脱的境地,如“困于濠隍”形容被围困或受制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

四、例句参考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可参考《金史》原文或相关古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濠隍

《濠隍》(háo huá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分别介绍濠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濠(háo)的部首是水(氵),总共有11画;隍(huáng)的部首是阝,总共有8画。

来源

《濠隍》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汉语,濠指的是池塘或水沟,常用来指代保卫城墙的护城河。隍是指城墙外的土山或土堆。合在一起,濠隍形容的是一种固守和防卫的地理阵势。

繁体

濠隍的繁体字为「濠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濠隍的写法有所变化。濠的古字形为「壕」,隍的古字形为「黄」。

例句

在明代郑成功的《拟行状》中有这样一句:“若云无能效命降敌,杀锄明郑底下,那么东社濠隍千里王。”

组词

濠隍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各种词组,例如:濠城(城池)、濠堤(西禅寺濠堤)、隍墙(护卫城墙的土山)、隍塞(守卫城墙的军士)等。

近义词

濠隍的近义词包括护城河、城垣和城堡。

反义词

濠隍的反义词包括开放、通畅和沟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