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没世无称的意思、没世无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没世无称的解释

死后名声不能为人所颂扬。指死后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亦作“没世无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没世无称是汉语成语,指终身默默无闻,死后也无人称颂。其核心含义强调人生缺乏显著成就或德行,未能留下值得后世铭记的名声。以下从语义、典籍溯源及权威释义角度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字义拆解

    • 没世:贯穿一生,直至死亡。《论语·卫灵公》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指生命终结。
    • 无称:无人称道、赞美。“称”即称颂、赞扬,如《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

      整体释义:终其一生未建立足以被后人传颂的功业或德行。

  2. 情感色彩

    含贬义或中性,多表达对虚度人生的遗憾。如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评某些诗作“没世无称,惜哉!”暗含批评之意。


二、典籍溯源

  1. 《论语》渊源

    语本《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原文

    :孔子原意强调君子当忧虑身后无名,后衍生为对平庸人生的慨叹。

  2. 历代用例

    • 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释:“君子学以为己,不求人知,然没世而名不称,则无为善之实矣。”(朱熹集注
    •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人求没世之名,今人求当世之名。”体现名节观的流变。

三、权威辞书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定义:“终身不为人所称道。谓无美名传于后世。”(汉语大词典

  2. 《辞源(修订本)》

    释为:“至死无名声。指一生无所成就。”(辞源在线

  3. 《成语大辞典》

    补充:“强调人生价值的缺失,警示积极作为。”(商务印书馆,2018版)


四、文化内涵

该成语反映儒家“立身扬名”的传统价值观,如《孝经》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其深层批判在于:个体若未对社会或文化作出贡献,则易湮没于历史长河。现代语境中,亦用于反思功利主义与人生意义的平衡。

参考资料原文链接:

  1.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论语》
  2.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四书章句集注》
  3. 汉语大词典在线
  4. 辞源数据库
  5. 商务印书馆《成语大辞典》(ISBN 978-7-100-15832-4)

网络扩展解释

“没世无称”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出处与演变

  1. 原始出处:
    源自《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原意是君子担心死后名声与德行不相称。
  2. 后世引用:
    清代袁枚在《小仓山房尺牍》中写道:“白驹过隙,没世无称,可为寒心刻骨也。”,此处引申为对虚度光阴的感慨。

用法与语境


示例与延伸


该成语多用于警示人珍惜时间、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或评价历史人物的影响力。需注意其贬义属性,避免误用为中性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包单俵子才识过人肠衣冲决筹赈啖啮道举大忧端正月敦敏掇醍访宿飞茎丰年玉黼荒恭恪规益壶馂讦逆金华洞辑濯剂子开舘空枵口译狂者扩散烂灼劳勚麟凤龟龙领情鲤趋率情没了捆儿门徒貉袖勤俭持家拳拳睿鉴山口赦肺侯声名大噪眚期深仄实地释奠师直为壮説不去书市碎义痛酷偷看望寮闻噎废食相万先天之精霄翰蝎唇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