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伤惶恐。《晋书·温峤传》:“承问悲惶,精魂飞散。”《三国演义》第七七回:“ 关公 不胜悲惶,遂令 关平 断后,公自在前开路,随行止剩得十餘人。”
“悲惶”是一个形容情绪状态的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使用场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人在极度悲伤的同时感到惶恐不安,常用于描述重大打击或危险情境下的复杂情绪。例如《晋书·温峤传》中“承问悲惶,精魂飞散”,生动刻画了人物在接到噩耗时的悲痛与惊恐交织的心理状态。
二、字义解析
三、典型使用场景
四、情感层次
该词比单纯的“悲伤”或“惶恐”更具层次性,暗含心理冲击导致的行为失控,如古籍中“精魂飞散”“随行止剩得十余人”等描述,均体现了身心双重崩溃的意象。
悲惶是一个汉字词汇,它包含了两个部首,“心”和“亡”,并且它的总笔画数为15。
悲惶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它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组合而成的。其中,“悲”表示悲伤、哀痛的情绪,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而“惶”则表示恐惧、不安的心情,暗示着担心和困扰。
在繁体字中,“悲惶”的写法和简体字保持一致,没有任何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时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对于“悲惶”这个词来说,其写法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以下是一些关于“悲惶”的例句:
1. 这个消息令人悲惶不已,大家都感到无比伤心。
2. 在战乱中,人们流离失所,处于悲惶之中。
3. 面对自然灾害的破坏,人们感到无助和悲惶。
一些与“悲惶”相关的组词有:
1. 悲愤: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感到悲伤和愤怒。
2. 悲痛:表示极度悲伤和难过。
3. 悲喜:表示既感到悲伤又感到喜悦。
与“悲惶”相近义的词有:
1. 悲哀:表示极度悲伤和痛苦。
2. 忧伤:表示心情忧虑、悲伤。
3. 悲伤:表示感到极度悲痛和难过。
与“悲惶”相反义的词有:
1. 乐观:表示积极乐观、充满希望。
2. 安心:表示心境平和、无忧无虑。
3. 安宁:表示心情宁静、平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