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亏损疲困。《明史·余子俊传》:“然是时,岁比不登,公私耗敝,骤兴大役,上下难之。”
(2).耗费损害。《明史·傅宗龙传》:“ 宗龙 亦劾 嗣昌 徒耗敝国家,不能报效,以气凌廷臣。”
“耗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包含两层核心释义:
使用场景与延伸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正式语境,例如《明史》中记载:“岁比不登,公私耗敝”,即指连年歉收导致国家与民间财力困顿。现代语境中,可比喻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精力过度消耗的情况。
注意区分
与“耗费”相比,“耗敝”更侧重负面结果(如疲困、损害),而非单纯消耗行为本身。例如《明史·傅宗龙传》中“徒耗敝国家”即批评无意义的损耗行为。
建议在阅读古文或分析资源问题时使用该词,可更精准表达“消耗且受损”的双重含义。
耗敝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消耗、破费。它指的是物质、时间、精力等被消耗殆尽的状态。
耗敝的部首为耒,共有11个笔画。
耗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左传》和《孟子》等古籍。在古代,它的写法为耗敝。在繁体字中,耗敝的字形保留不变。
在古代,耗敝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没有太大变化。
1. 这个项目的进行将耗敝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2. 长期繁重的工作使他身心耗敝。
耗敝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不同的词组,如:
- 耗尽:消耗殆尽
- 敝帚自珍:自己珍惜自己的东西
- 削尖脑袋:竭尽全力
耗敝的近义词包括:消耗、破费、耗费。
耗敝没有严格的反义词,但相对于耗敝的状态,我们可以使用节约、保存、储存等词作为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