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 Dynasty (206B.C—220)] 即汉朝
汉室之隆。—— 诸葛亮《出师表》
夏兴汉室。
汉室倾颓。——《三国志·诸葛亮传》
汉室可兴。
指 汉 朝。《<尚书>序》:“ 汉 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 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唐 戴叔伦 《过贾谊旧居》诗:“谩有长书忧 汉 室,空将哀些弔 沅 湘 。” 明 刘炳 《寄许永明公冕昆季得夫先生》诗:“ 诸葛 有心扶 汉 室, 包胥 无泪哭 秦 庭。”
汉室是汉语中特指中国历史上由刘邦建立的刘姓政权及其统治时期的核心称谓。《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汉朝的皇室或朝廷”,具体指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代王朝的统称。这一词汇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例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室初兴”,即强调刘邦开创的政权基业;《三国志》中“匡扶汉室”则指东汉末年群雄力图恢复刘氏正统的政治口号。
从词义构成分析,“汉”源于刘邦受封“汉中王”后建立的国号,后成为民族与文化符号;“室”在古汉语中可代指帝王家族或政权机构,如《说文解字》释“室”为“居也”,引申为统治中心。因此,“汉室”既涵盖朝代的时间范畴,也包含政权合法性的象征意义。
历史文献如《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汉家制度”,进一步佐证“汉室”作为制度与权力体系的代称。现代研究中,学者多从政治史学角度将其与“秦制”“唐宗”等并列,强调其在中国帝制时代的关键地位。
参考来源:
“汉室”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方面解释:
“汉室”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尤其强调其皇室政权。该词由“汉”(朝代名)和“室”(皇室、天下)组成,字面意为“汉朝的皇室”或“汉朝天下”。
“汉室”常见于历史文献,如:
现代语境中,“汉室”多用于历史讨论或文学创作,指代汉朝政权或相关历史事件,例如“匡扶汉室”成为复兴正统的代名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汉朝历史分期或具体事件,可参考《三国志》《汉书》等典籍,或查阅权威历史资料。
百宵襃重蚕池巢栖乘轩鹤措措跌跌绊绊定名笔定弦二许法定代表人防閤发剔分量干安干萎衡服还不错萑苇胡不惠好货易夹攻建亥健足哜嘈静作箕潁苴秸句就口利困瘁乐极哀来离乖灵飞漫延棉猴骑驴吟灞上磬师琼田丘索啓邑人蜕僧盟善辩少多韶钧神丁收回成命手式竖豹尾舒头探脑宿弊望阀文奏无方物鬼香匳掀掀携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