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竖豹尾的意思、竖豹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竖豹尾的解释

(1).古代帝王属车最后一乘建豹尾,故后以“竖豹尾”指建帝王之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武昌记》曰:‘ 樊口 南有 大姥庙 。 孙权 常猎于山下,依夕,见一姥,问 权 :“猎何所得?”曰:“正得一豹。”母曰:“何不竖豹尾?”忽然不见。’ 应劭 《汉官序》曰:‘豹尾过后,执金吾罢屯,解围。’天子卤簿中,后属车施豹尾于道路,豹尾之内为省中。盖 权 事应在此,故为立庙也。”

(2).指建立大功业。《晋书·沉充传》:“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根据《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释义,“竖豹尾”为古代仪仗制度术语,指在帝王或高官出行仪仗队列末端竖立饰有豹尾的旗帜或枪戟,用以标识仪仗行列的终结,同时彰显威仪。《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大驾卤簿,最后一车悬豹尾。”

该词由三部分构成:“竖”为动词,表直立动作;“豹尾”为复合名词,指用豹尾制成的装饰物。自周代起,豹尾便作为武官仪仗标识,《周礼·春官》载“建大常,十有二斿,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其中猛兽纹饰已具雏形。唐代将豹尾仪制规范化,《唐六典》明确记载三品以上武官可设豹尾枪两支。清代《皇朝礼器图式》更以图文形式载录豹尾枪形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网络扩展解释

“竖豹尾”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象征帝王之业
    源于古代帝王车驾的仪制:帝王属车的最后一乘会悬挂豹尾作为标志(称为“豹尾车”),因此“竖豹尾”被引申为建立帝王基业的象征。

  2. 建立大功业
    扩展含义指成就显赫功绩,常用于形容男性立志建功立业。例如《晋书·沈充传》记载,沈充出征前对家人说:“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即表达此意。


二、典故与用法


注意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威风凛凛的样子”,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建议以帝王功业为核心含义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阿克苏姆王国案牍之劳百倍百卉千葩百执裁心镂舌承认锤锻垂胡寸阴雕润断疟镦短贰正犯性蜂虿入怀﹐解衣去赶封关风里杨花分子钢炭高更格支格支供奉猴官酝胡簶嘉服徼劫节窍浸渐金字蝌斗篆文略无忌惮连亘鍊魔潦溢六义螟蛾沐猿纰缦跷足抗首入意濡足三六九散碎山重水复梢长慎志实官书床顺祀曙霞数学课谭説突飞往略亡民妄妖威陵宪断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