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梁父的意思、梁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梁父的解释

亦作“ 梁甫 ”。1.山名。 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 颜涿聚 , 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 。”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 ,禪 亭亭 或 梁父 ,皆 泰山 下小山。” 汉 扬雄 《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 、 梁父 之仪。” 明 何景明 《梁甫吟》:“君不见 泰山 高高, 梁甫 在其半。” 清 曹寅 《过沂水有怀芷园弟》诗:“ 龟蒙 森蔽翳, 梁父 意如何?”

(2).《梁父吟》《梁甫吟》的省称。 唐 王昌龄 《放歌行》:“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宋 刘克庄 《汉宫春·吴侍郎生日》词:“且吟《梁甫》,谁管他, 冶子 、 田强 。” 元 贡师泰 《题伊尹耕莘图》诗:“先农有诗亦有谱,后世 南阳 咏《梁父》。” 明 高启 《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有时歌《梁甫》,慷慨人未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梁父是中国古代地理名称与文化意象的双重概念,具体可从以下三个层面阐释:

一、基本释义

"梁父"原指泰山南麓的一座山丘,位于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将其定义为"山名,在今山东省,古代帝王封禅之地",其名最早见于《管子·封禅篇》。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曾在此举行"禅"礼,与泰山的"封"礼共同构成封禅体系。

二、历史地理沿革

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明确标注梁父县属泰山郡,东汉应劭注曰:"以梁父山为名"。此山作为地理坐标,在古代军事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三国志》载有"曹操击黄巾于梁父"的战役记录。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其方位"在兖州泗水县北八十里"。

三、文化象征意义

梁父山因与封禅礼仪关联,衍生出特殊的文化意涵。《后汉书·祭祀志》称其"地主祠所在,祭地祇之所"。在文学创作中,诸葛亮曾作《梁父吟》,该乐府诗被《乐府诗集》收录,成为士人寄托政治抱负的文学载体。清代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录》中考证:"梁父之吟,盖悲士不遇之作"。

注:本文核心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历史地理考据引自《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化解析基于《泰山文化研究集成》(齐鲁书社)。

网络扩展解释

“梁父”一词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山名(核心含义)

指泰山下的小山,位于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古代帝王常在此举行祭祀山川的仪式。例如:


二、赵氏祖先

指嬴姓赵氏的先祖,是造父的曾孙、叔带的曾祖父。这一支系后来迁至晋国,成为赵国的奠基者。例如:


三、古乐府诗名

即《梁父吟》(或《梁甫吟》),为汉代乐府诗题,以诸葛亮所作版本最著名。诗中“二桃杀三士”典故,暗喻权谋与忠义,例如: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补充说明

  1. 字义分解:
    • “梁”本义为房梁或桥梁,引申为隆起的长条状地形(如山梁、鼻梁)。
    • “父”在此读作“fǔ”,多用于尊称或地名。
  2. 注意:部分网页提到“梁父指齐晏子”,但缺乏权威文献支持,需谨慎采信。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吕氏春秋》《史记》等古籍,或查阅山东省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

惫懒逼良为娼驳辨长灵孱懦陈榻牀敷初初慈光岱舆掉换敌顽斗触二皇帝发愤番鸭复本扶接更香公襄古趣含愁惶惶不可终日奬赞建树阶街九功峻高开径开宗诳诞苦苦羸身木栰拿款朋曹匹侣评荐泼皮破邪乾龙奇略清减惸嫠躯劳羣爽染翰受册衰少私货苏打饼干糖纸望尘不及瓮鉴温柔敦厚诬讪飨帝相蓝衔尾相随忻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