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香、艾置于头顶烧灼供佛,为僧徒修炼苦行之一。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又有僧以艾覆顶上,谓之鍊顶。”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薛汝丹 家在 南岳 ,常与一僧知闻,其僧每年以香鍊顶供养佛,至八十餘终。”
“鍊顶”是佛教僧徒的一种苦行修炼方式,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指将香或艾草置于头顶烧灼以供奉佛陀,属于古代僧侣的极端修行行为。这种自残式的苦行旨在通过肉体痛苦表达虔诚,追求精神解脱。
“鍊顶”反映了佛教苦行传统中的极端实践,与“燃指供佛”等行为类似,强调通过舍弃肉身欲望达到修行目的。此类行为在唐宋时期较为罕见,多被视为高僧大德的特殊修行方式。
由于相关记载较少,现代佛教已不提倡此类极端苦行。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杜阳杂编》等原始文献。
《鍊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锁链或束缚。它由部首金字旁和顶字旁组成。
鍊的拆分部首是金,它表示金属材料。顶的拆分部首是页,表示山顶或顶部。
鍊顶的总笔画数为19画,其中鍊为13画,顶为6画。
《鍊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演变过程。在古代,人们用金属制作的锁链来锁住门窗或物品,以增加安全性。鍊顶就是用来形容这种束缚或锁链的字。
在繁体中,鍊顶的写法保留了原始的形态,没有进行简化。它的繁体字形为「鏈頂」。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鍊顶在古代写法中的「鍊」,顶字旁的部首「页」称为「頁」。古代的字形更加繁复,一些笔画的形状也与现代不尽相同。
1. 他们用鍊顶将犯人束缚在囚车上。
2. 她感觉自己被感情的鍊顶紧紧束缚,无法自由。
组词:鍊顶锁、鍊顶链、鍊顶束。
近义词:束缚、锁链、链条。
反义词:解放、释放、自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