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冷锋的意思、冷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冷锋的解释

气象学名词。冷气团插入暖气团的底部,并推动暖气团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锋面叫做冷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冷锋是气象学术语,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系统。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冷锋指"冷空气前进时,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方,迫使暖湿空气抬升形成的交界面"。其核心特征表现为:

  1. 结构特征:锋面坡度较大,水平宽度200-400公里,垂直伸展高度可达对流层顶;
  2. 天气表现:过境时伴随剧烈降温(24小时降幅可达10℃以上)、强对流天气及持续性降水,锋后常出现西北大风;
  3. 形成机制:源于极地高压南下,冷气团密度较大楔入暖区,强迫暖空气沿锋面抬升凝结;
  4. 地理影响:在我国主要见于冬春季节,寒潮天气多由强冷锋引发,长江流域的"倒春寒"现象即为其典型表现。

该术语最早见于1930年代竺可桢《气象学》著作,现已成为国际通用气象学概念(WMO术语编码:05.06.15)。根据中央气象台观测数据,冷锋移动速度可达30-50公里/小时,锋面两侧温差最高记录为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的24℃突变。

网络扩展解释

冷锋是气象学中重要的天气系统,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形成机制

冷锋由密度较大的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形成。冷空气因密度大,会楔入暖空气下方,迫使暖空气抬升。这种锋面在地面天气图上用蓝色锯齿线表示。

二、天气特征

  1. 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
  2. 过境时:
    • 一型冷锋(移动慢):层状云为主,持续性降水。
    • 二型冷锋(移动快):积雨云发展,易出现雷暴、短时强降水或沙尘天气(北方冬春季常见)。
  3. 过境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风力增强(偏北风为主)。

三、分类与移动特点

四、地理分布与影响

中国全年均有冷锋活动,尤以冬半年频繁。典型影响包括:

五、与其他锋面区别

与暖锋相比,冷锋降水强度大但持续时间短,锋后天气转晴更迅速。

(注:完整学术定义可参考气象学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拜荷边险碧辂宾度罗碧塟不遑宁处颤抖搜褫官貙蒌储天子大丙电稿殜殜丁宁樊缨丰膳革履更絃易辙狗分例构造锢南山国仪骨软肉酥蒿宫何所不有合响燋铜戟楯揭车解止禁火尽年铿戛口稳赖事兰釭练素粝糒笼裙芦管露筋沦阴名动天下前期情鉴青渌侵挪碁置柔仁霜霰双掩殊继输液四教痑痑统领颓如屯毛不辨危滞稳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