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賔度罗”。罗汉名。十六罗汉中的第一尊者,全名 宾头卢颇罗堕闍 ,相传为 佛陀 出家时之师。 宋 黄庭坚 《十六罗汉赞》之一:“大阿罗汉 賔度罗 ,奉持末后 如来 印。”
“宾度罗”是佛教文化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解释如下:
基本词义
宾度罗是罗汉名,为佛教十六罗汉中的第一尊者,全称“宾头卢颇罗堕阇”(梵文Pindola Bharadvaja)。据传他是佛陀释迦牟尼出家时的老师。
身份与地位
在佛教传统中,宾度罗被视为护持佛法、受世人供养的圣者,常以长眉、手持经卷或钵盂的形象出现。其名号中的“宾头卢”意为“不动利根”,“颇罗堕阇”则与婆罗门种姓相关。
文献记载
宋代黄庭坚在《十六罗汉赞》中写道:“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后如来印”,印证了其作为佛陀重要弟子的地位。
其他说明
该词存在“賔度罗”等异体写法,但核心指向同一尊者。其形象在东亚佛教艺术中广泛流传,尤其在唐卡、雕塑等宗教艺术中常见。
如需进一步了解十六罗汉体系或佛教人物源流,可参考《法住记》等佛教经典文献。
宾度罗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宾度罗的拆分部首是宀、彳、罒,总共有20个笔画。
根据《说文解字》,宾度罗的本义是指"步入闼中",也可以指"来往"、"寄宿"。后来,它还可以表示其他的概念。
宾度罗的繁体字为「賓度羅」。
在古时候,宾度罗的写法可能有所差异,但基本保持了相似的形状和结构。
1. 他前来宾度罗,住在我的家里。
2. 在商务旅行中,我们需要宾度罗在各地的酒店。
3. 这位来宾度罗参加我们的会议。
宾客、宾馆、拜访、客人、留宿。
来访、投宿、到访。
主人、居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