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兰缸 ”。燃兰膏的灯。亦用以指精致的灯具。 南朝 齐 王融 《咏幔》:“但愿置尊酒,兰釭当夜明。” 唐 施肩吾 《夜宴词》:“兰缸如昼晓不眠,玉堂夜起沉香烟。”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兰缸一点窥人小,春浅锦屏寒。”
“兰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lán gāng
含义:指用兰膏(一种以兰草炼制的油脂)作为燃料的灯,也泛指精致的灯具。
南朝齐诗人王融在《咏幔》中写道:“但愿置尊酒,兰釭当夜明”,此处“兰釭”即指夜间照明的兰膏灯,烘托雅致氛围。
“兰釭”是古代对灯具的一种雅称,既体现燃料(兰膏)的特性,又暗含器物精巧的意象,多见于诗词或文献中,具有文化意蕴。
《兰釭》是一个中文词汇,指的是用来插花的花瓶。兰釭一词可以用来形容华丽、高贵的花瓶。
兰(部首:艹,外笔画:5;总笔画:8)釭(部首:金,外笔画:6;总笔画:14)。
《兰釭》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雅士插花之风。兰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花卉之一,象征高雅与纯洁。釭则是古代文人们常用来插兰花的花瓶,所以兰釭成为指代花瓶的词汇。
兰釭的繁体字为「蘭釭」。
《兰釭》这个词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可能略有不同。如清代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蘭穠」。
1. 她在客厅里放了一个精美的兰釭,增添了房间的雅致。
2. 这座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古代兰釭,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品味。
兰花、釭瓶、兰香、兰草、釭笔。
花瓶、瓷瓶、玻璃瓶。
花盆、花篮、花束。
白菝葜八抬大轿辈辈不知人拆用秤平斗满虫鸡重文轻武触情村气邨坞搭伏亶州道弟称兄德类调帖底力动兵房书樊乱讽议改脩贺遂黄森森袷辂讲口酒龙捐灰浪闻梁愁隋恨粮饩聊斋志异戾很龙眉洛杉矶骂诃棉衣愍悼陌生乃昔骈首就逮贫贱不移剖面谦恭下士轻侈欺世盗名虬镂亮槅雀台人语马嘶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生栋覆屋时协讼书天假因缘铁牢托翰舞谱详处笑盈盈行百里者半于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