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檑木的意思、檑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檑木的解释

[wooden beams swinging from city wall to attack the enemy below] 古代作战时从高处滚下以打击敌人的大块木头

详细解释

古代作战时从高处推下的大木。《辽史·兵卫志上》:“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口檑木併下,止伤老幼。”《水浒传》第三四回:“只见上面檑木、礮石、灰瓶、金汁,从险峻处打将下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檑木(拼音:léi mù)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防御性武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檑木指古代作战时,从城墙或高处向下推滚的长形圆木或大块木头,用于攻击攀爬城墙的敌军。其名称中的“檑”与“雷”同音,可能源自其滚落时如雷声般的巨响。

二、用途与特点

  1. 守城防御:主要用于城墙、关隘等高处,通过重力加速滚落,对密集敌军造成物理打击。
  2. 配合其他武器:常与滚石、弩箭、炮石等结合使用,增强防御效果。例如《水浒传》提到“三重关上摆着檑木炮石”。
  3. 材质与形态:多为粗壮圆木,部分表面可能嵌入尖锐物以增强杀伤力。

三、历史文献记载

四、发音说明

部分资料标注拼音为“lèi mù”,但权威词典(如汉典)及《国语辞典》均以“léi mù”为准,可能与方言或历史读音差异有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例或相关武器组合,可参考《三国志平话》《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檑木

檑木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木”和“雷”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2个笔画。它的意思是一种古代用于斩断城墙或城门的大木头,用于攻城时作为攻城武器。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用木头造成的雷击”。

繁体字中,“檑”字的字形较为复杂,将“木”和“雷”两个部首结合在一起。繁体字中的“檑”为「檸」,字形更加复杂。

《说文解字》是对汉字的详细解释和注释。据《说文解字》记载,檑木这个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当时,攻城敌军会用檑木来攻打城墙或城门,造成极大的破坏。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檑木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使用了“木”和“雷”两个部首作为组成部分。例如在战国时期的金字塔形字体中,檑木的写法是「呂」。在隶书中,檑木的字形为「闣」。

以下是一些关于檑木的例句:

1. 历史上,攻城时常常使用檑木来摧毁城墙和城门。

2. 这个词出自古代文字典《说文解字》,意思是一种攻城器械。

3. 这把檑木是古代战争时期使用的,保存得非常完好。

与檑木相关的组词有:檑车(指使用檑木搭建的攻城工具)、檑石(指用于攻城的大石块)等。

与檑木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攻城器械、攻城械具等。

与檑木意思相反的词语可能没有一个确切的对立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