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分茅胙土的意思、分茅胙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分茅胙土的解释

分茅列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数公皆人杰,无不望分茅胙土如 姚广孝 ,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分茅胙土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中的重要礼仪,指帝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或功臣的仪式。该词由两部分构成:"分茅"指用白茅包裹土壤象征土地分封,"胙土"则强调以土地作为封赏的实体。《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分封侯位和土地,古代帝王社祭的仪式"。

从历史源流看,此制度可追溯至周代分封制。《尚书·禹贡》记载"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解为"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印证了以不同颜色的土壤象征方位的分封传统。汉代郑玄注《周礼》时强调,分茅仪式中"茅以裹社之土,使之立社",既包含宗教祭祀意义,也具备政治授权功能。

在具体实施层面,《史记·三王世家》详细记录了汉武帝"裂地封之,分茅胙土"的过程,诸侯需将受封的茅土置于白茅之上,再以玄色丝带缠绕,这种物质符号成为权力合法性的重要凭据。唐代杜佑《通典》记载分封仪式包含"授以茅土,册以玺绶"的完整流程,说明该制度在封建王朝中的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分茅胙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fēn máo zuò tǔ,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词语分解

3.出处与用法

4.近义词

5.例句扩展

“分茅胙土”浓缩了古代分封制度的仪式感,强调帝王对诸侯的权威与恩赐。需注意,其核心含义为“分封”,而非普通资源分配(如的中等权威解释可能不准确)。

别人正在浏览...

八貂彼此彼此冰鳞裁划尘意尺锦蠢生生荡摩芳翰飞土逐肉枫香风向标根儿革削海狗含文含饴槐行黄登登狡逞茭葑讥揣节神纠缠救御继踵克已奉公餽贻两市临送离罔荦确麻实猛生门戟难道鸟伏兽穷平复帖碕潭鳅鮀骑鱼驱行日新月著散畅三汤两割射日矢言鼠窜狗盗殊境顺情缩朒讨删韬韫铁殳头起外公未决犯祥占小识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