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老君的意思、老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老君的解释

[Laojun] 中国道教对老子的神化称呼,又称“太上老君”。多种道教经典对老子有各种神化说法,大致说老子以“道”为身,无形无名,生于天地之先,住于太清仙境,长存不灭,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间,为历代帝王之师,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大成子,祝融时为广成子

详细解释

指 老子 。 李老君 或 太上老君 的省称。《后汉书·孔融传》:“ 融 曰:‘然。先君 孔子 与君先人 李老君 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 融 与君累世通家。’” 唐 王建 《赠太虚卢道士》诗:“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廻还守 老君 前。”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七:“后宫歌舞全抛掷,每日焚香事 老君 。”《红楼梦》第五二回:“又不是 老君 的仙丹,那有这么灵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老君”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核心含义,分别源于道教文化和传统敬语,具体解释及权威来源如下:


一、道教至高神“太上老君”的尊称

释义:道教“三清”尊神之一,被奉为道教始祖,即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的神化形象。道教认为其是“道”的化身,象征宇宙本源,常以白发长须、手持太极扇的老者形象出现。 权威来源:

  1. 《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明确将“老君”定义为“太上老君”的简称,并指出其神格化过程始于东汉,在道教典籍中被尊为创世神和教化之主。

  2.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记载老子“修道而养寿”,后成为道教神化的基础,司马迁称“老子,隐君子也”,为后世神化提供历史依据。

  3. 《抱朴子·内篇》(葛洪著,中华书局校释本)

    东晋葛洪将老子列为得道真仙,称“老君”掌天文历法,是“得道之圣”,奠定其道教至高神地位。


二、对年长男性的敬称

释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含敬意与亲切感,常见于明清小说及地方方言。 权威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释义二:“尊称年老之男子”,引例为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老君,你这一位令郎,也真个算得好学。”

  2. 《称谓录·尊老称谓》(清代梁章钜著,中华书局整理版)

    记载“老君”为宋元以来对长者的通称,与“老丈”“老先生”同义,体现传统尊老文化。


补充说明

在中医古籍中,“老君”亦为中药“芒硝”的别名(见《本草纲目·石部》),但此用法现代已罕见,主流释义仍集中于道教神祇与尊称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老君”是道教对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神化称呼,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老君全称“太上老君”,是道教将老子(李耳)神格化后的尊称。老子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被道教吸收后,逐渐被赋予至高神的地位。

  2. 道教神化形象

    • 据道教经典,老君以“道”为身,无形无名,生于天地形成之前,居于太清仙境,具有永恒不灭的特性。
    • 传说他常化身降世,如伏羲时代的郁华子、神农时代的大成子等,担任历代帝王之师。
  3. 历史文献记载
    《后汉书·孔融传》中已出现“老君”的记载,表明汉代便存在对老子的神化倾向。道教典籍如《老子想尔注》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形象。

  4. 文化应用示例
    文学作品中常见相关表述,如“太上老君炼丹炉”“老君骑青牛”等,体现其在民间信仰中的影响力。

“老君”本质是道教通过宗教化诠释,将老子从哲学家转化为具有创世、教化功能的神祇,反映了道家思想与宗教实践的结合。

别人正在浏览...

白面板疮宾雀伯通庑不备惭噱长桑抢抢攘攘鉏烟點花牌顿呼耳风風言影語根连株逮袿熏孤军深入寒单航班画诏浑壹胶漆相投金运计穷智极驹窗电逝蹶倒鞠养堪舆空设老面皮类龟鸾渚客轮转鲁肃妙书明令明廷明宪木威喜芝闹热内平内务部平和起端请故渠田攘往熙来入胜僧盟色象市闾睡龙娑罗双树铁掌铜爵妓通旅吴生体香草美人狝猴江膝部写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