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夷暮跖的意思、朝夷暮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夷暮跖的解释

早晨被誉为 伯夷 ,晚上被贬作 盗跖 。形容时论毁誉多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 邵 之两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 夷 暮 跖 ,亦可以观世变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朝夷暮跖”是一个蕴含道德批判的汉语成语,其字面含义可拆解为“早晨是伯夷,傍晚成盗跖”。该成语中,“夷”指代商周时期的贤者伯夷,以高洁品行著称;“跖”则指传说中春秋时期的大盗盗跖,象征奸恶之人。两者通过朝夕时间对照,形成强烈反差,比喻人品德行反复无常,短时间内由善转恶的剧烈变化。

从语义结构分析,成语采用“朝…暮…”的并列句式强化时间维度,源自《汉书·贾谊传》“昼拾褒升,暮践夷跖”的典故演变,后经《宋史·刘挚传》“谚谓‘朝夷暮跖’,言其变之无常也”的引用得以定型。这种通过历史人物对比构建的修辞手法,生动展现了汉语成语“以典喻理”的特征。

在语用层面,该成语多用于贬义语境,常见于文学作品与道德训诫。如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评注中“朝夷暮跖,世所不齿”,即借成语强调道德操守的稳定性价值。现代汉语使用中,既可描述立场不坚定的投机者,也可警示急功近利导致的品格堕落现象。

权威文献可参考:

  1.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商务印书馆)第245页
  2.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夷”“跖”的释义
  3. 许慎《说文解字》对“朝”“暮”的形义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朝夷暮跖”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及用法:

1. 基本释义
该成语字面指“早晨被赞为伯夷,晚上却被贬为盗跖”,比喻舆论对人的评价变化无常,毁誉瞬息万变。伯夷是商周时期以清廉高洁著称的贤人,而盗跖则是传说中凶残贪婪的大盗,两者形成极端对比。

2. 词语出处
最早见于明代沈德符的《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原文以“邵之两年昌言……朝夷暮跖”描述人物因时局变化而遭受截然不同的评价,反映社会舆论的动荡。

3. 语法与结构

4. 应用场景
适用于描述个人或事物因外界环境、舆论风向变化而受到截然不同的评判,常见于历史评述、社会现象分析等语境。例如:“名人的声誉常如朝夷暮跖,受制于舆论浪潮。”

提示:此成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文学或学术讨论中,日常交流建议结合上下文解释,避免晦涩。

别人正在浏览...

百障扮会滮田表意字沉重少言池籞抽征揣巴大礼拜隄水斗牌独醉恩举发俏非罚飞兔風利贯颐备戟果躁涵涤皓彩黑晻晻弘裕瓠栖家里的奬异检问静悟峻敞拘押所夸节枯骨老公猎户星糲米领结蔓草难除梅脸谋筮纳采蹑屣片头披衫颇极箧中书屈指三五蟾光三西舍戍侍面饰配十斋期説阔四民嵩岱通纽屠僇为民除害香姜阁信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