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疾的意思、老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疾的解釋

(1).年老有病的人。《左傳·昭公十四年》:“長孤幼,養老疾。” 明 王世貞 《鳳洲雜編》卷一:“ 成化 中,用吏部尚書 李裕 言,外官考察,自貪酷、老疾、罷軟之外,復設才力不及,對品改調别省。”

(2).舊病。曾經患過而未根治的病。 唐 包佶 《抱疾謝李吏部贈诃黎勒葉》詩:“茗飲暫調氣,梧丸喜伐邪,幸蒙去老疾,深願駐韶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老疾"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老疾"為古漢語複合詞,由"老"(年老)與"疾"(疾病)組合而成,包含兩層含義:

  1. 年老多病

    指人因年邁而體弱多病的狀态。

    例證:

    《北史·崔光傳》:"光年耆多務,病疾稍增,而勤勞不已,漸成老疾。"

    此處描述崔光因年老事務繁重,疾病纏身卻仍操勞,終成"老疾"。

  2. 舊病;宿疾

    指長期未愈的慢性疾病。

    例證:

    《宋史·職官志》載官員緻仕條件:"文武官七十以上不自請緻仕者,許有司檢舉。其老疾不任事者,亦聽解職。"

    此處的"老疾"即指因衰老或舊病無法履職的狀态。

二、文獻溯源與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明确收錄"老疾"詞條,釋義為:"年老多病;舊病。"并引用《北史》《宋史》等典籍例證(見卷7,頁1523)。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9年修訂版。

  2. 《古代漢語詞典》

    釋義"老疾"為"年老而多病",強調其形容因衰老導緻健康衰退的複合狀态(商務印書館,2014年,頁892)。

  3. 曆史文獻用例

    • 《後漢書·班超傳》:

      "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老疾被病。"

      班超年老病重仍鎮守邊疆,"老疾"凸顯其身體衰頹與職責的沖突。

    • 《唐律疏議》:

      規定官員"老疾"可免刑責,反映古代法律對年老病弱者的特殊考量。

三、語義演變

該詞多見于隋唐至明清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少獨立使用,但"老弱病殘"等衍生短語仍保留其核心語義,用于描述因年齡與健康導緻的弱勢狀态。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老疾”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含義

  1. 年老體弱且疾病纏身
    指人因年齡增長而身體衰弱,并長期受疾病困擾的狀态。該用法常見于描述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例如:“他因老疾纏身,行動不便。”

  2. 舊病或未根治的疾病
    指過去曾患過但未徹底治愈的病症,可能反複發作。例如唐代包佶的詩句:“幸蒙去老疾,深願駐韶華。”


二、曆史引證與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需注意,“老疾”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用例,可參考《左傳》、唐代詩文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鷰碑套萹薄苾芬踩高竿叢聚頓顇多餘的人二廟俯首戢耳供不應求搆害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廣告顔料海池華氏溫度計加率鏡面金溢積竹藍關老休冷語了若指掌吏能溜跶偻背莽撞毛邊馬棧閩虻木媚逆焰藕斷絲不斷貧無立錐譬抑绮劄趨承曲譯入山喪期上根大器慎小事微豕鬣守土有責鼠遁四姓太醫糖廠田穑抟泥徒勞往返晚步望雅晩暮違敵威酷吳錢顯晦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