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四舍五入的意思、四舍五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四舍五入的解释

[round] 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四舍五入,即,如被舍去部分的头一位数字小于五,则舍去;如大于等于五,则被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字加1

详细解释

数学运算中一种取近似值的计算方法。遇多位小数时,可截取若干位,如被舍部分的头一位数满五,就在所取数的末位加一,不满五的就舍去。例如圆周率π=3.14159265……若取五位小数,则为3.14159;取四位小数,则为3.1416。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九》:“因为历史结帐,不能像数学一般精密,写下许多小数,却只能学粗人算帐的四舍五入法门,记一笔整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四舍五入”是一种常用的数值修约规则,用于将一个数近似到指定的小数位或整数位。其核心规则是:

规则说明
当需要保留的位数后的第一个数字:

应用场景

  1. 简化计算:例如将3.789元近似为3.79元,便于快速估算。
  2. 数据报告:统计结果中保留合理位数(如人口数取整到万位)。
  3. 科学测量:实验数据按精度要求保留有效数字。

注意事项

示例

这一规则平衡了精确性与简洁性,是日常生活和科学计算中的基础工具。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是一个常用的成语,通常用来指对一个数进行近似取舍的操作。它的意思是当小数部分大于等于5时就进一,小于5时就舍去。

该成语的拆分部首是“囗”和“彳”,其中“囗”表示“四合院”,意味着事物的围绕和包容;而“彳”则表示人类行走的足迹。

“四舍五入”的来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取舍法则。在古代,人们常用算筹算术来进行计算。当计算结果中的小数位数较多时,便需要进行近似估算。这时就采用了“四舍五入”的方法。如今,这个成语已经成为数学和商业领域中常用的术语。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写作“四捨五入”,与简体字的写法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以“四舍五入”为例,古时的写法为“肆捨伍入”。古代的汉字更加古朴且符合汉字演变的规律。

以下是一些关于“四舍五入”的例句:

1. 数学老师解释了如何使用“四舍五入”法来简化计算。

2. 银行的利率计算是基于“四舍五入”进行的,以确保精确性。

3.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使用“四舍五入”规则来估算数值的近似值。

与“四舍五入”相关的组词包括:舍去、舍进、进位。

近义词有:四舍五入可以和“近似取舍”互换使用。

反义词是“精确取舍”,表示对一个数进行精确计算,不进行任何近似处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