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殿的意思、大成殿的详细解释
大成殿的解释
孔子 庙大殿名。《宋史·礼志八》:“ 崇寧 初……詔辟廱 文宣王殿 以‘大成’为名。” 文宣王 , 孔子 的封号。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 金圣叹 ﹞见三学弟子员,结队而过,詰以何事,众曰:‘主司鬻孝廉,吾等将舁 孔子 出,易移财神入 大成殿 。’”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网络扩展解释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核心场所,也是孔庙的正殿。其名称与内涵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词义与名称由来
-
语义来源
“大成”取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意为孔子思想集古圣贤思想之大成。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三年(1104年)下诏将原“文宣王殿”更名为“大成殿”,以彰显孔子思想的集大成地位。
-
文化象征
“大成”也指古乐演奏至九成而终,比喻孔子学说体系完整、影响深远,故后世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
二、建筑地位与特点
-
核心功能
大成殿是孔庙主体建筑,专用于祭祀孔子,历代帝王通过祭祀活动强化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
-
建筑规格
- 规模:现存曲阜孔庙大成殿为清代雍正年间重建,高24.8米,阔45.8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
- 装饰:殿周环立28根明代石雕龙柱,以整石刻成,高6米,雕工精湛,象征皇权与儒家文化的结合。
三、历史演变
- 唐代:初名“文宣王殿”,为五间制。
- 宋代:宋天禧二年(1018年)扩建为七间,崇宁三年更名“大成殿”,后毁于战火。
- 明清: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保留宋代至明清多次修缮的痕迹。
四、分布与文化意义
除曲阜孔庙外,全国多地文庙均设大成殿,如苏州文庙(南宋重建)、山西夏县文庙(明代建筑)等。这些建筑不仅是祭祀场所,更是儒家文化传承和古代建筑技艺的实物见证。
“大成殿”既是建筑实体,也是儒家思想与古代礼制的象征,承载着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成殿这个词意思: 大成殿是指建筑中的主殿,多用于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中。它通常是一个供奉神明或重要人物的场所。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大成: 部首是大,总共3笔。
- 殿: 部首是歹,总共4笔。
来源: 大成殿这个词的来源较为简单,主要是由“大”和“成殿”两个词组合而成,意为建立一个庄严威严的殿堂。
繁体: 大成殿的繁体写法为「大成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大成殿的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在明清时期,大成殿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和接见重要官员的场所。
组词:
- 大成楼
- 大成庙
- 大成堂
近义词:
- 主殿
- 中殿
- 大殿
反义词:
- 小殿
- 副殿
- 附属殿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