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和丝棉。喻饱暖之惠。 明 唐顺之 《李封君七十寿序》:“数千里内,吏承寧一之化,民荷悃愊之仁,军戴醪纊之赐。”
“醪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áo kuàng,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来源与典故
该词出自明代唐顺之《李封君七十寿序》:“数千里内,吏承寧一之化,民荷悃愊之仁,军戴醪纊之赐。” 这里用“醪纩”形容军队所受的恩赐,强调统治者对军民温饱的关怀()。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创作中,表达对物质保障的重视,或形容施政者体恤民生的举措()。
《醪纩》(láo gě)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指的是用来酿造醪糟的容器。醪糟是一种古老的酿造食品,用于发酵酒类。这个词汇也可以引申指代与酒相关的事物。
拆分《醪纩》的部首是酉(酉字底部的三个点)和缶(缶字左上的一点)。 它的总共有14个笔画。
《醪纩》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的文献作品,如《文选·齐太宗杂传》。这个词没有繁体字。
根据传统古汉字的写法,《醪纩》可以写作:醪(酉, 缶, 小)纩(纟, 冖,龙,十, 纟)。
1. 他们用醪纩制作了一些美味的酒。
2. 这家酒窖保存着许多古老的醪纩。
组词:酿醪、醪糟、醪缸。
近义词:酒坛、酒罐、酒壶。
反义词:空醍、醍醐、琼浆。
安济桥百原版籍不识局面不淫餐风宿露唱好蟾钩慈氏儋石之储得得读书破万卷扼要遏阻氛垢汾阳宫敷纷妇功歌伯格格驳驳观傩鹤绫华簪降诞日贱命硷土践袭加速运动讦参戒石铭羁勒军拏咖啡店朗明灵水乱岁昧犯鸟战凝科判自平搁前因后果穷约绮帐酾尊狩地衰晩顺许悚踊缩水太阳年探信天下太平听谗桐叶封弟旺兴五色无主遐缅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