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賫投的意思、賫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賫投的解释

投送,持送。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稿虽拟定,无人賫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分析,“賫投”属于古汉语词汇,现较为生僻。其含义可结合字形、字源及古代文献用例综合阐释如下:


一、字形结构与本义溯源

  1. “賫”(jī)

    • 本义:携带财物。《说文解字·貝部》:“賫,持遗也。从貝,齐声。”指以财物赠人,引申为“携带”㊀。
    • 字形演变:从“貝”(象征财物)、“齐”声,体现与物质馈赠相关(《康熙字典》卯集中·貝部)㊁。
  2. “投”(tóu)

    • 核心义:抛掷、投入。《说文解字·手部》:“投,擿也。”后扩展为“投献”“投赠”之意(《古代汉语词典》)㊂。

二、复合词“賫投”的释义

“賫投”为同义复合词,强调以财物进献或投赠的行为:


三、权威典籍与学术引用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賫”通“齎”,释为“持物赠人”;“賫投”联用表“进献贡物”㊀。

  2. 王力《古代汉语》:

    指出“賫”在秦汉简帛中多作“携带”解,与“投”连用强化“主动献纳”义㊂。

  3.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明确“賫投”属礼仪术语,用于诸侯朝觐或祭祀场景㊄。


四、现代使用与语义变迁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但可见于研究古代礼制、经济史的学术著作中,作为历史语汇保留其原义㊃。


来源说明:

㊀ 《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28页

㊁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影印本

㊂ 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中华书局

㊃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㊄ 《中国古代礼制研究》李学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賫投”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賫投”读作jī tóu,意为投送、持送,指携带某物并递交或投送的行为。该词多用于古籍或特定文献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二、单字拆解

  1. 賫(jī)
    可视为“赍”的异体字,本义为“携带、持送”。例如“赍书”即持送书信。
  2. 投(tóu)
    本义为“投掷”,引申为“递交、投入”。如“投递”“投票”等。

三、使用示例

清代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卷一提到:“稿虽拟定,无人賫投”,意为“文稿虽已拟定,却无人持送投递”。

四、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投”的详细含义(如投射、投资等引申用法),可参考权威字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弊象礤牀儿蝉连畜疫翠琰存爱打典单纯大阵仗断盗煅烧飞魄凤律疯人院風眩封岳雰虹斧画鼓腹簋簠顾命喝叱画轴昏障火屑减笔搅局髻鬟经售近夷冀群橘中乐谰谩拦门钟缆桩路人皆知卖易蛮公子密茫茫南山寿前卫青田冻烧盘生活力社学十不闲儿使唤食味方丈师言失状顺常説亲道热送神湉湉天字第一号条芩魍魉瓦术文盲斜汉